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活动 >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第八次全国物流园区交流研讨会纪要
来源: 时间:2010/8/6 9:37:32 作者:
  

第八次全国物流园区交流研讨会纪要

(二〇一〇年八月)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第八次全国物流园区交流研讨会”于2010年7月21—23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现将有关情况纪要如下:

一、会议概况

本次会议大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贺登才主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陆江会长,辽宁省人民政府王桂芬副秘书长、沈阳市人民政府王翔坤副市长在大会致辞。来自各地物流园区(基地、中心)和企业、部分工业企业以及流通企业,各地物流工作牵头部门、行业协会、物流教学研究、投资、咨询和新闻单位的代表,共26个省市近4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围绕产业物流与物流园区发展的主题,探索物流园区健康发展之路,取得了新的成果。

(一)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进行了政策通报。大会邀请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王选庆副司长介绍了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的经验总结与政策思路。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张伟处长介绍了生产性服务业领导小组,以及部内推动工业物流发展的组织机制。通报了工信部正在编制的《物流信息化发展规划2010—2015》,组织开展的物流信息化示范工程,以及推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信息化建设工作方案。国家税务总局货物与劳务税司陈颙处长介绍了现行的营业税规定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现代物流业营业税的税收政策和工作思路。

(二)邀请重点物流园区交流工作经验。大会邀请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陆志刚总裁介绍了苏州物流中心和综合保税区的有关情况和工作体会。济南盖世物流集团盖守岭总经理汇报了园区发展模式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传化公路物流港发展有限公司姚文通董事长作了中国公路物流转型升级的专题演讲。

(三)邀请国外物流专家作专题讲座。会议邀请了德国海运经济与物流研究院主任汉斯—迪特里希·哈泽斯博士、教授作了德国物流园区(货运中心)专题讲座。哈泽斯博士介绍了德国物流园区的基本情况和运作模式,以及德国物流园区联盟的运作情况。哈泽斯博士还与中方代表就感兴趣的话题作了现场交流对话。

(三)组织了三场专题分论坛。分别是“工业物流与物流园区发展论坛”,由大庆油田物资集团薛世明副总经理、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姚武副总裁主持。上海化学工业区物流产业园张士康副总经理、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尹继新副总裁、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彦庆教授重点发言。“商贸物流与物流园区发展论坛”由西安交通大学冯耕中教授、济南盖世物流集团盖守岭总经理主持。深圳市安必行物流顾问有限公司刘兴富总经理、遂宁市船山区黄远新副区长、香港物流科技及系统有限公司物流服务总经理靖静重点发言。“运输枢纽型物流园区发展论坛”,由传化公路物流港发展有限公司姚文通董事长、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推进办王大明主任主持。王大明主任、北京空港物流基地开发中心韩剑副经理、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周昌林副院长重点发言。

(四)召开了物流业融资问题说明会。由德利得物流总公司恽绵运营总监主持,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一局贾景文处长作了“加强银企合作贯彻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专题演讲,介绍了国家开发银行物流项目贷款支持的范围、主要贷款品种、贷款申请及综合授信程序等,并与代表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流。

(五)召开了物流业税收政策座谈会。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贺登才副会长主持,国家税务总局货物与劳务税司陈颙处长到会与代表就物流业税收政策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六)举行了物流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共有四对签约单位,分别是:沈阳和平子午线轮胎制造有限公司和沈阳中深集团、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和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管理委员会、中港物流项目有限公司和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深圳市东方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临沂天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七)举行了物流项目展示、交流洽谈活动。会议统一安排场地和展板,50多家单位展示了项目概况,与会代表积极开展交流洽谈,项目推介,有的达成了会后深入考察的意向。

(八)组织了现场参观。

本次会议内容务实,形式多样,为参会代表提供了广泛的交流与合作机会。会议成果得到各方面肯定,部分省市表达了申办下次研讨会的意向。大会得到了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沈阳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会议主要观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参会代表和嘉宾实现了比较充分的互动沟通,形成了一些新的观点。

(一)我国物流园区发展出现的新趋势。物流园区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型业态,经过10多年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物流园区工程”已列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九项重点工程之一,并要求制定“物流园区专项规划”。各地政府落实《规划》,制定“实施细则”,都把物流园区列为重点项目。二是各类企业纷纷参与建设。物流企业实施“基地战略”,通过连锁复制形成运营网络。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建设物流园区,物流园区的专业特色更加明显。三是传统批发市场提升改造物流功能,物流园区与商贸市场和工业园区融合配套。四是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带动物流格局改变,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向二三线城市延伸,物流业集聚区加快形成。五是已经涌现出一批运营较好的物流园区。在提高物流的组织化水平和集约化程度,转变物流运作模式和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产业物流与物流园区发展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物流园区是产业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物流园区的发展也是可以促进产业物流发展。不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农业,只有在其产业物流达到一定规模,在同一区域内,物流企业到达一定数量时,物流园区作为多种物流设施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和相关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集中场所才会应运而生。依托产业物流,发展物流园区的几点建议:一是正确分析产业经济及其物流规模,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二是准确分析产业物流需求和特点,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三是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规划建设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四是依托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规划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五是正确规划建设商贸物流园区,防止以物流园区名义开发商业项目。

(三)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2009年,商务部开展了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的工作,首批共确定了46个示范城市。从这些城市的物流业发展来看,呈现如下特点:一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快,投资快速增长。据对46个城市不完全的统计,2005年以来,运输、仓储、批发、零售这四大业态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速。二是以物流配送为突破口,城市物流服务水平得到了提升。为适应城市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消费的需求,很多城市以发展城市公共物流配送为突破口,提高城市商贸物流配送水平。三是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物流交易平台的建设加快。为了适应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各地都非常重视物流信息化建设,鼓励发展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物流信息服务和物流的交易平台,有效地促进了传统物流服务模式的变革。四是以城市为依托、发展城乡结合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各地在发展城市物流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的辐射功能,以城市物流结点和大型批发零售企业为依托,通过完善物流配送体系,为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服务、推动了农村物流企业建设。五是专业物流成为城市物流发展的新的亮点。六是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大为改观。

(四)工业物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功能系统。工业物流系统是围绕核心制造企业,通过对企业供应链资源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客户手里;在此过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回收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系统。物流基础设施是工业物流发展的基础载体,其规划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其利用效率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信息化是工业物流发展的精髓,建立物流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工业与物流业信息联通。工业物流技术是物流技术发展的核心内容,是保证工业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装备是实现物流业务的重要手段,其利用程度直接与企业物流效益挂钩。人才是工业物流发展的基础,工业物流发展需用大量既懂工业技术又懂物流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五)公路港建设是中国公路物流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第一,公路运输枢纽建设是物流业发展最有效的路径与方法。公路物流效率提升,关键在于公路运输节点的形成,并实现网络化。公路港物流平台专注于公路运输枢纽的网络化建设与运营,实现社会化、标准化、组织化管理,有力拉升公路物流短板,全面促进物流对经济社会推动作用的发挥。第二,政府须加强对全国枢纽建设的统盘规划。要像建设空港、海港、客运站一样,对公路物流平台建设做好枢纽、节点规划,与交通网络规划、产业规划、城市规划相结合,要立足经济圈和交通圈两个基本条件,在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地区要严格控制。第三,对符合标准的公路港物流平台创新模式给予以政策支持。

(六)保税物流中心发展思路的五个改变。第一,以保税为主,向保税、非保税平衡改变。目前全国都在提升促内需、保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流通领域的发展,保税、非保税不能太偏重;第二,以重资产向轻重资产平衡发展改变。过去物流发展纯粹是重资产,现在除了投仓库和投马路,还要重流通,所以轻重资产要平衡发展;第三,从单一运输方式向综合运输方式改变。一些物流中心没有海港、空港,都是用卡车运到周边的海空港去,要从陆路运输为主,改变为陆路、水路、公路、铁路综合发展;第四,从纯粹贸易为主向引进更多的消费改变,因为他们需要就近有仓库和配送中心,所以从物流与商贸结合来发展;第五,物流和信息化还存在“两张皮”现象,要进一步融合。

(七)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理念是集群。集群是由相互密切联系的企业、材料供应商、服务提供商、相关产业公司,以及其他有关机构在特定领域组成的有机整体。集群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相互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物流园区集群理念的发展在德国催生了像DGG这样的物流园区联盟。DGG现有23个成员,是作为独立的公司成立的。DGG作为物流园区的代表,与政府进行沟通协商,联合园区企业,解决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且集合多方面的力量,协调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规划。

(八)公私合营(PPP)模式在欧洲加快发展。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的物流园区正在发展公私合营(PPP)模式。公共部门负责提供基础设施(土地、媒介、公路和铁路等),私营企业致力于地上设施的投资和运营(如:仓库、服务站)。园区管委会为非盈利性的组织,不干涉入驻企业的决策,是园区企业为加强交流合作的中介,并作为企业代表与政府对话,影响政府政策导向。管委会对于园区内的企业进行统一的包装和市场营销,入驻企业以每年的年费进行支持。

(九)基于物流信息化平台运营的物流园区创新赢利模式。以物流信息化平台为核心运营纽带和依托,基于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支撑构建物流园区新的运营服务体系,通过整合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提供增值服务、创新业务模式而挖掘多项赢利点,如会员服务、管理输出、承接大企业物流项目分包给园区入驻企业服务等赢利点,从而形成园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十)要建设一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服务体系。核心竞争力,就是在本行业内能够掌握、配置核心资源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综合联动的信息系统;三是在关键的物流节点有竞争力。建设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八大关系:一是政府指导与企业运作的关系;二是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关系;三是产业发展与物流服务的关系;四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五是物流节点、网络间的关系;六是物流人才开发和物流振兴的关系;七是信息化建设与物流转型的关系;八是处理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与物流发展的关系。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究室整理)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