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战略构想已经得到我国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同时也得到了东盟有关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回应和广泛认同。作为中国与东盟国际大通道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由于其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因而在泛北部湾经济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我国政府已明确地把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作为推动泛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举措和实现途径。为此,广西区党委政府提出了要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中国与东盟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战略目标。显然,发展现代物流,打造现代物流基地被摆放在第一位,显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课题旨在通过实践调查、理论研究,探讨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大意义,分析物流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提出基本发展思路,为建设中国——东盟广西区域性物流基地提供理论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在顺应经济社会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中国和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一致决定到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中国和东盟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为加快自贸区建设步伐,2006年7月,在南宁举行的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区党委和政府提出了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构想。“一轴”即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两翼”即构建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可以说,这一构想涵盖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海上经济合作、陆上经济合作和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其中,作为海上经济合作区域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主要由“两国四方”组成(即中国、越南;中国的广西、广东、海南和越南北部),并拓展到与中国隔海相邻的海上东盟各国,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的相关地区。这些国家在东盟各国中经济较为发达,经济基础较好,通过发展相互之间的港口经济合作、产业对接、相互贸易与投资以及海上资源开发等,可以促进该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太平洋西岸的一个新的增长极。因此,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合作是“一轴两翼”新格局中的重点。
物流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中国与海上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关系,物流是重要保障。因此,发展现代物流构成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推动泛北经济合作,广西区党委政府提出要将广西打造成为中国—东盟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发展现代物流被提上了重要日程。
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背靠大西南和华南地区,东接珠江三角和港澳经济发达地区,西接越南,南与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等国隔海相望,地处中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主要结合部,对内是西南与珠江三角、港澳乃至华南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对外是我国走向东盟的重要门户,是与东南亚经贸合作的基地和桥梁,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的前沿和重要基点。它可利用自身的港口优良、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融合,加快自贸区的发展。
本课题将在泛北部湾经济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重点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域的现代物流发展,从介绍该区域的基本情况出发,阐明发展现代物流的重大意义,分析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经济区现代物流发展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