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物流政策篇
  • 物流综合篇
  • 专业物流篇
  • 区域物流篇
  • 基础工作篇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会报告 > 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 2008年 > 基础工作篇
我国物流学科建设研究
来源: 时间:2012/9/26 13:22:12 作者:
  

本课题首先进行了国内物流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和国内外多所高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网上研究,描绘了国内物流人才市场的供需状况。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物流人才市场进行了预测,认为:物流人才市场需求总量将持续增加,同时,对大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最后,对我国物流学科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要进一步加强物流学科体系的研究,弄清其内涵、研究对象、目标、特点;要继续研究物流学科需培养的知识和能力体系;要各培养单位要制订富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建立适合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组织体系,实施跨院系人才培养模式;要研究和探索物流学科规训制度与方法;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实验环节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要鼓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001年以后,中国物流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表现在[1]:

  • 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平稳下降,增加值稳步上升。从1992---2003这十二年间,社会物流总额[2]年均增长率达21%,远高于9.7%的GDP增长速度。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8.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9.9%,物流业增加值8459亿元,同比增长8.4%。2005年为48.1万亿元,增长25.2%,物流业增加值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5%。专家预计,此高速增长期将保持10-20年。

  • 各类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物流经营管理和服务创新出现新的局面。出现了仓单质押、保税物流、供应商管理库存、精益物流、绿色物流、应急物流、逆向物流等。2005年跨国物流巨头并购我国民营物流企业,推动了物流企业重组步伐的加快。

  • 制造、商贸流通企业引进物流理念,优化企业物流管理,促进了资源整合和增长方式转变。先进的配送系统成为连锁经营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 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装备取得长足发展,物流技术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 物流信息化步伐加快,推动了我国物流的现代化进程。

  • 物流基础性工作取得进展,物流产业形态逐步显现。一是物流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二是物流统计核算制度已经建立。三是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得到加强。

  • 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工作合力正在形成。《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把“物流”列入要大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快速增长的物流产业强有力地拉动了物流人才市场的需求,也带动了物流教育业的发展。中国的物流教育业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研究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和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并适时地进行各具特色的学科建设、优化培养方案,才能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需要[10]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