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个专业学术概念,物流指的是人类从事的、具有一定本质属性和外在形式的活动,而物流概念则反映的是对这一类活动基本的、总括的认识。为了更加深刻地把握物流概念的内涵,本文尝试从特征上加以理解,并将之界定为:是在物流理念统驭下,依托于物的流动过程建立起来并为物的流动过程服务的产业系统。文章系统阐述了物流的系统特征、产业特征、服务特征和理念特征,并基于对物流特征概念的理解,主张以内在关联性和动态的观念界定物流产业归属,以产业微观层面的活力推动物流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物流经济;特征概念;系统特征;产业特征;服务特征;理念特征
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点,只有深刻把握概念产生的背景及其不断丰富的内涵,才能正确引导与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物流,就字面词义(基本词义)上看就是指物的流动,至今该词仍保留有字面的词义。但作为一个专业学术概念,物流指的是人类从事的、具有一定本质属性和外在形式的活动,而物流概念则反映的是对这一类活动基本的、总括的认识。
我国引入物流概念并加以发展与实践已有20多年的时间,但学术界和业界对物流概念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些争议甚至已经影响了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策略、政策以及基本路径的选择。如何更为深刻而准确地把握物流概念,已经成为推动当前物流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迫切之需。为此,本文尝试从物流特征的角度来辨析物流概念,并借此洞察物流概念日益丰富的内涵。
1 物流的形式概念与特征概念
物流概念伴随着物流活动的产生而出现,其内涵随着物流业的长期演变与发展而不断丰满。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或从不同的角度表述自己对物流概念的理解。其中,国外被认为较为权威的定义出自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005年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其1998年的定义认为,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始点与消费地之间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与逆向流动和存储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活动[1];国内较为规范和权威的定义出自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它认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结合”[2];除此之外,欧洲、日本、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学者也有着各自对物流概念不同的理解。纵观国内外不同的物流概念可以发现,它们大多数是从物流的外在形式(业务内容)来表述的,本文称之为“形式概念”。
而在充分参考上述概念基础上结合我们的认识,本文将物流概念表述为:在物流理念统驭下,依托于物的流动过程建立起来并为物的流动过程服务的产业系统。这里强调从特征上把握物流概念,故称为“特征概念”。
2 物流的特征分析
提出特征概念的目的是为了洞察物流概念的内涵,把握物流的特征。我们认为,物流的特征概念突出强调了物流的系统特征、产业特征、服务特征和理念特征。但需要指出的是,物流概念中提出的四个基本特征是在“二战”以后物流业发展逐步形成的,此前的物流业务并不具有这样的特征。这是论述特征概念的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