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福建 四川省粮食干部学校
摘要:粮食物流是指粮食、食用油原料及半成品、成品从生产、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是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将粮食运输、储藏、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粮食物流不仅是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析我国粮食物流,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文章将从我国粮食物流的变革、我国现代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发展我国现代粮食物流的意义、条件和战略取向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粮食物流、变革、战略
一、我国粮食物流的变革
我国的粮食物流自建国以来,主要经历了三大历史时期,即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市场化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粮食物流。建国初期至1984年,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粮食的生产、收购、运输、储藏、销售等都由中央政府集中统一管理。粮食流通按照“短缺经济”的运行规律设计。粮食物流具有粮食流通模式的计划性、粮食部门思维的定向性、粮食购销范围的边界性等特点。在这种体制下,根据粮食产销情况和交通条件,划分经济区域,制定粮食的合理流向,选择最合理的运输线路,运用最廉价的运输工具,把粮食从生产、库存地运到需求地,形成了粮食物流的特有形式――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粮食合理运输”。
“粮食合理运输”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50年代初期在铁路干线推行的粮食合理运输。通过集体汇编、图上作业等有效措施,实施了粮食快速运输,避免了粮食对流、迂回等不合理运输,降低运输成本。
第二阶段是50年代后期开始的粮食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在全国粮食产销平衡的基础上,规定每种粮食的产销区及其流向和流动范围,限制和清除过远、对流、重复等不合理运输。
第三阶段是60年代中期开始的基层粮食合理运输。体现为农村粮食征购入库合理布局和市镇粮食合理运输两个方面。在各地粮食主产地农村合理布局仓库和库容,按照“按计划当地供应的留下来,运出/运入按流向一边倒”的原则进行;市镇则是按照计划做到就车站、码头直拨直运,仓、厂、站(所)、店之间适当固定调拨对象,定点定线运输。
第四阶段是7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按经济区域组织粮食商品合理流向。粮食商品往往是以一个城镇、一个地区为消费中心或以一个交通枢纽为集散中心,形成一个不受行政区划限制的经济区域。粮食企业按照这种经济区域设置经营机构,并按照合理流向,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粮食购销和调拨、运输等业务活动。
这一时期的粮食物流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的,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粮食物流。1984年到1997年,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粮食流通引入了市场机制,先后实行了“双轨制”(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线运行”(政策性经营和商业性经营)以及“两化三放开”(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放开市场、放开价格、放开经营)的购销体制。粮食物流企业既要完成国家计划部分的粮食物流,同时也要参与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粮食物流。市场因素对粮食物流的影响日益增大,粮食往往从价格低的区域向价格高的区域流动,打破了按经济区域形成的粮食流向。粮食物流受到了更多不可控因素制约,全国范围内的多品种、大规模、多形式的粮食物流开始逐步形成。
这一时期的粮食物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现代意义的粮食物流逐渐形成。现代粮食物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粮食规模和方向,而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粮食调运。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粮食物流开始出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粮食物流的主体是企业,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粮食调运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