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已越来越被我国许多地方政府视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结合天津港保税区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天津市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应用示范工程”实施工作中的个人体会,就区域物流信息化的规划建设、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资源整合对物流运营效率的提升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保税区物流产业现状
天津港保税区由海港保税区和空港保税区组成,海港保税区位于中国北方最大口岸天津港内,空港保税区紧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是我国首家空港保税区。天津港保税区享有境外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及商品进区免税;外汇管理宽松灵活;通关、检验快捷便利;加工不设保证金台帐;海、空港货物入区直提直放等特殊政策,实行最为宽松的市场准入制度。具有国际贸易、物流分拨、临港加工、商品展销四大功能。2003年,保税及非保税货物进出区总值累计完成92.3亿美元,同比增长42%;海关关税、代征税累计完成107.5亿元,同比增长48.7%,进出区保税货物达到214万吨,物流产业占全区经济比重已达到40%。区内的物流网络构成了以港口为中心、陆海空为一体的大交通网络体系和多式联运的综合运输体系。区内各种类型的物流设施一应俱全,拥有各种存储设施,如货架、堆垛机等;具有功能比较完备的搬运系统,如运输设备、自动导引车等。部分企业拥有旋转数码选址技术及分类拣选系统,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为适应加工制造业的需要装备了先进的物流设施、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信息控制管理系统,区内具有综合物流型、专业物流型、贸易物流结合型、流通加工型、供应链型、分拨配送型等类型的物流企业400多家,拥有一批以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为骨干的现代物流企业群落。在海港和空港两大物流园区协同发展的基础上,天津保税区建立了以保税为特色、临港为依托、海陆空和多式联运为网络、自由贸易为运作空间的国际物流产业发展框架,逐渐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中国北方11省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外向型经济的桥头堡。
目前,保税区物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地区竞争和国际竞争,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前沿地区,针对区内物流业存在的业务链松散、综合物流企业较少、业务形态单一、信息化水平较低、通关环节冗余、资源配置低效等问题,以及区域现代物流产业对区域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要求,不断加大物流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搭建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创造物流信息化良好的应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