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技术与工程 > 2005年
城市物流发展路径的探析
来源: 时间:2012/10/30 15:25:21 作者:王健
  

摘 要:城市物流是现代物流研究的新领域。坚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综合考虑城市经济、交通和环境等各方面因素,通过运输配送技术的创新,探寻可持续运输模式,优化城市物流线路网络结构;通过物流节点的合理布局,促使物流功能的分工和整合。把城市物流分为城市之间物资流通和城市内部物资流通,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内外开放的城市物流网络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城市网,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

关键词:城市物流;可持续运输;城市物流网络系统

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物流活动和城市发展的协调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城市物流成为现代物流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物流通过网络系统化,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物流要素的最佳组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现代化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城市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现代物流是循环型物流系统,它超越了企业行为空间,覆盖了整个社会组织,与经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现代物流作为一种系统管理思想、理念和技术的集合体,其目标主要表现为降低总成本,追求经济目标,实现全社会、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减少污染保护环境,追求社会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度发展,物流活动日趋频繁,物流管理不断变革,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降低企业成本,满足消费者定点定时定量的商品消费需求,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负向外部效应”。物流活动过程中,高频次的运输活动造成废气增加、噪音污染、能源浪费、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生态环境问题,包装活动使用不可降解的包装材料、流通加工产生的边角废料构成城市垃圾、废弃物的重要来源。物流活动的负向外部效应已经威胁到人类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相违背。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危机,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物流作为经济社会的子系统,必须全面考虑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活动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的、有序的、持续的发展,形成环境共生型的可持续物流系统。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许多学者专家针对城市成为现代物流产生负面影响的集中地,把城市的物流作为可持续物流研究的一个焦点,提出了城市物流(例如,Ruske,1994;谷口,1995年;王之泰,1995年;Köhler,1997年;何明珂,2003,等等)。

城市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物流展开研究,由此产生了不同的城市物流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国际上,日本学者谷口教授等1999年在澳大利亚举行的第一次城市物流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城市物流定义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定义为:“城市物流是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综合考虑交通环境、交通阻塞、能源浪费等因素,对城市内私有企业的物流和运输活动,进行整体优化的过程。”(Citylogistics is the process for totally optimising th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ctivities by private companies in urban areas while considering the trafficenvironment, the traffic conges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of a market economy.)。

在我国,王之泰教授于1995年在《现代物流学》中提到“城市物流要研究城市生产、生活所需物资的如何流入,如何以更有效形式供应给每个工厂,每个机关,每个学校和每个家庭,城市巨大的耗费所形成的废物又如何组织物流等”。何明珂教授2003年在中国交通报上指出:“城市物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物流,比平常提到的物流多了一个边界,需要在物流涉及到的诸多方面上加上地域的限制和城市的属性。” 

从上述人们对城市物流的理解可知,城市物流是为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城市物资流动,特别是货物运输进行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整体控制,解决交通阻塞、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一系列物流公害,减轻城市环境负担,实现物流活动的整体最优。城市物流涉及物资在城市内的实体流动、城市与外部区域的货物集散、城市废弃物处理等活动,重点解决一个城市内的物流系统优化问题,保障整个城市的物流活动满足生产活动、消费生活的需要,提高城市经济运行质量,完善城市现代化功能。

城市作为经济活动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历史过程的体现,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城市发展历史来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商品交换的需要,与商品流通的深化、物流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心,城市作为生产中心,其产业结构以重化学工业为主要特征。工业生产需要的大量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生产的大量产品必然对物流表现出旺盛的需求,大大增加了城市内运输量。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经济总量的增长对物流量的带动作用逐渐变小,经济结构的优化对物流活动范围的要求不断发展,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卡车货运变成主要货运手段。例如,1994年日本东京都市圈的每天货物流动重量达148万吨,数量近71万件,与1982年相比较重量略减数量增加。在货物流动重量中,67%的物流发生在城市内,物流的始点和终点主要分布在城市内;在货物流动数量中,近60%的货物发送时间有明确指定;在货物流动的重量和数量中,卡车运输比例各为85%和96%,且主要由中小型卡车运输。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