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满足产业集群企业弹性专精的生产方式,通过物流合作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非常普遍,而不同治理模式对物流合作有重大的影响。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的特征,考察了在不同合作程度下的三类物流成本、专用性投资和合作关系对物流成本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市场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以及一体化治理等模式对产业集群物流合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使得产业集群物流合作综合成本最小的治理模式。
一、产业集群物流合作治理模式研究的意义
2005年3月17日,由中国近百名专家联合完成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正式发布,报告中提出,由于产业集群对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等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报告把产业集群作为2005年度的发展主题。鉴于中国正处在产业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报告也强烈建议中央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把规范和加速发展产业集群纳入正在制定的“十一五”发展规划之中。
产业集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量相关企业在地域上的集聚,需要有大量的原材料流入集群所在地,同时又有大量的最终产品从集群所在地流向消费地。产业集群的物流系统的服务效率和物流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集群能够有效辐射的市场区域大小,换言之产业集群能够服务的市场容量大小基本上受制于物流系统的成本和效率。亚当·斯密有一个著名论断:“分工程度受市场容量大小的限制。”专业化分工带来的高生产效率是产业集群的基础优势,所以产业集群如果没有物流系统的有效支撑,集群的竞争优势将大受影响。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均依赖于进行有效的物流合作,而不同的合作治理模式直接影响合作能否高效进行。因此,研究如何根据产业集群的具体特征,为物流合作选择合适的治理模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产业集群物流合作的治理模式
治理模式指的是交易的组织模式。根据交易频率和资产专用性的不同,威廉姆森将治理模式分为四种:市场治理、三边治理、双边治理和一体化治理。其中市场治理是交易通过纯粹的市场竞争实现,适用于非专用性交易;三方治理指的是交易活动由双方和第三方仲裁人共同协调,适用于交易频率低,但是投资特点属于混合性或者具有更高的专用性的交易场合;双边治理是在混合型专用性投资且双方长期合作情况下,采取的关系治理机制;一体化治理,也称单边治理,是将交易活动通过一体化到企业内部,运用科层机制进行控制。其中三边治理和双边治理属于中间治理结构。表1描述了威廉姆森对交易类型和治理模式之间的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