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简要分析区域物流系统和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特点基础上,对区域物流系统的耗散结构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运用布鲁塞尔模型来分析区域物流系统的非平衡演化情况,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区域物流,耗散结构,系统演化,三分子模型
1 引言
加强中国现代区域物流的发展,对于优化区域物流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经济运行质量,推进区域经济体制改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改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区域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文献[1]对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区域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推动区域物流健康发展的对策。
(2)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关系研究。文献[2]对物流经济进行了分析,文献[3]分析了物流与经济的关系。
(3) 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规划。文献[4] 利用SWOT理论来分析福建省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文献[5]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WOT理论来确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
(4) 区域物流的规划框架流程研究。文献[5]从实证的角度对区域物流规划的基本目标、指导思想、原则、方法、内容的多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文献[6]从宏观到微观给出区域物流系统规划的步骤和相应的量化模型。
(5) 区域物流定量模型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物流运量的预测、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选址、物流网络等[7][8][9]。
上述研究通常只是从宏观规划设计或者从区域物流系统某个环节的角度出发,而深入研究区域物流系统增长机理、演化规律的很少。基于此,本文运用自组织理论中的耗散结构理论来分析区域物流系统的演化机理。
2 区域物流与区域物流系统
目前对于区域物流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观念。董千里(1999)认为,区域物流是“在一定区域规划和构筑促进社会经济最佳战略实现的物流系统,及其与物流运营与监控等有关的活动体系”[10]。谢如鹤等(2004)认为,区域物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物流是指一个国家之内的一定区域的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性的流动,以及物流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物品运动[11]。例如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带所发生的物流都可以看作是区域物流,这也是本文所研究的区域物流。
区域物流系统是与外界环境密切联系,涉及三大领域(生产、流通、消费)、两大循环的开放的系统,区域物流系统参与区域内和区域之间两大经济循环并服务于区域内以及区域外两大市场(生产市场和消费市场),由两大市场主体(物流供应主体和需求主体)、三大系统(基础设施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政策保障系统)为基本框架构成[12]。
区域物流系统与区域发展政策、区域经济和区域产业结构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区域物流研究机理主要研究在区域物流系统外因(区域经济、区域物流发展政策)和内因(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影响下,区域物流系统的演化情况,最终体现为区域物流网络完善和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