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采购,就是跨国公司利用全球的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产品。在目前国内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跨国公司采购为我国产品开辟全球市场打通了一条新的渠道。但毕竟跨国采购市场还是买方市场,而不是卖方市场,要进入跨国公司“采购筐”的门槛依然很高。因此,了解跨国采购的要求与特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跨国采购对供应商的要求
1.选择供应商的原则。
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供应商选择的基本准则是“Q.C.D.S”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建立了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和持续可靠的测试系统,以便于对配套产品随时进行检测,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其次,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所涉及的产品进行成本分析,并通过双赢的价格谈判实现成本节约;第三,确定供应商是否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生产设备、人力资源是否充足,有没有扩大产能的潜力;第四,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的纪录是否良好。
近年来,跨国采购的标准日益提高,新增了环保认证考核、电子商务应用程度和安全品质考核等三大考核标准,只有完全通过上述七项考核标准的供应商,跨国公司才能将其评为一级核心供应产品企业,才会将更大、更高利润的采购订单给予它们。
在同等情况下,跨国公司往往选择实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因为,跨国公司采购产品需要供应商垫资,3个月或半年为一个结算周期,这样的付款方式对于没有相当资金实力的供应商是无法承受的。跨国公司还要求供应商必须有迅速的市场反应能力、一次性大批量的供货能力。例如,麦德龙要求供货商既要保证供货时间又要保证提供稳定的货源;该公司也要求供货商要准时、安全送达货源。西门子公司在考察我国众多企业时,不少企业就是因为这样那样的“芝麻小事”或偶尔几次未能准时交货而被排除在供应商名单之外。
跨国公司还特别关注供应商的配送能力,在供货合同中一般都明确规定订货、送货、收货、付款等各个环节及其条件。如在2002年南京采购大会上,日本伊藤洋华堂、好又多量贩等大型连锁集团对深圳喜上喜实业有限公司的食品非常感兴趣,提出要求厂家和他们在国内所开设的连锁超市一对一地送货,而喜上喜在那些地方没有设立办事处,由于没法满足采购商的要求,喜上喜公司因此错失大好商机。
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还遵循“门当户对”和控制供应源数量的原则。“门当户对”原则是指首选的供应商不一定是行业老大,因为如果双方供求规模差异过大,采购比例在供应商总产值中的比例过小,那么在生产排期、售后服务、弹性和谈判力量对比等方面可能会对采购商不利,所以,在同等情况下,跨国公司往往优先考虑生产供应规模相当的供应商。控制供应源数量原则是指同类产品的供应商数量最好保持在2~3家,且有主次供应商之分,这样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果,保证供应的稳定性。
总之,跨国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原则是:“具有高度专业技术核心能力的、长期的、少而精的、有足够合作精神的、互惠互利的、最好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