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性。而中国现阶段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陷于困境。本文从物流企业自身的问题,企业信用信息,物流信息标准化,国有企业制度与企业经营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它的原因。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信息,企业制度,经营环境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3PL或TPL)是由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第三方专业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它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而是为顾客提供以合同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即是指由专业化的物流中间人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为其委托人提供所有的或某一部分的物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产品作为全球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生产、销售和消费之间的物流活动日益庞大和复杂,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愈加迫切。而第一、二方物流的组织和经营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同时,为参与世界性竞争,企业必须确立核心竞争力,加强供应链管理,把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于是,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第三方物流随着物流业发展而发展,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第三方物流,而且第三方物流的占有率与物流产业的水平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相关性。西方国家的实证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的50%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第三方物流体现正外部效应,它一方面要满足生产销售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由于第三方物流降低了货主的物流成本,使商品总成本降低,货主企业就可以以较低的商品价格出售给消费者,从而使消者用较低的支出获得和原来一样的商品,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所以,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约有10到15年历史的行业。目前世界第三方物流平均占物流市场总额的5%,在物流较发达的国家,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中的份额有30%左右。在美国,第三方物流业被认为尚处于发展期;在欧洲,普遍认为第三方物流市场有一定的成熟程度。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58%,而且其需求仍在增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智(Mercer)管理顾问公司的调查,在中国真正符合现代物流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仅占国内物流市场的不足2%。另一项由经贸委和南开大学物流研究中心组织的调查显示,中国使用第三方物流模式的企业占22.2%。这与发达国家50%以上的比重相比,还有较大的空间。
全世界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这种状况使第三方物流业拥有大量的服务提供者,大多数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是以传统的、“类物流”业为起点而发展起来的,如仓储业、运输业、空运、海运、货运代理和企业内的物流部等。他们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通过提供各有特色的服务取得成功。美国目前有2000多个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据对其中43家领先公司的调查,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内容主要集中于物流策略/系统开发、电子数据交换、货物运输、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运费谈判和支付等。
既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使物流业整体水平的体现,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众多的运输公司、仓储公司、货代公司举步维艰,陷入行业内低价竞争的困境?本文认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困境,既有物流供需双方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的问题,又有物流发展环境和法律制度方面的障碍问题,造成这一困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关键原因。
一、物流企业自身问题
首先,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我国物流服务商的收益85%来自基础性服务,如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而增值服务及物流信息服务与支持物流的财务服务的收益较少,只占总收益的15%。增值服务主要是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
其次,传统物流转化为符合现代物流要求的第三方物流存在着障碍。一是专业化的人员和设备技术障碍。第三方物流公司需要有专业化的物流水平。所谓专业化的物流水平,首先就要有好的物流基础,包括人员素质,企业物流基础设施能力等,其次需要有较先进的物流技术水平等,因为第三方物流都涉及较大规模的物流量,所以必须有比较大的仓储运输能力,装卸搬运能力和信息与通信处理能力等。而这些,都需要比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也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基本条件。而我国绝大多数传统物流公司正是缺少这一基本条件,他们的具有专门物流知识、经营管理及营销管理的人才严重缺乏,,物流设施不符合服务要求;二是物流信息服务障碍。在传统物流企业中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为数不多,许多企业内部的信息处理还是手工操作,无法提供物流信息增值服务。美国物流企业都是以满足客户服务需求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伙伴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特别是物流企业,更是将为客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作为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依据。而我国企业大都没有把物流信息化放在战略高度来认识,往往是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为出发点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忽视对客户物流信息服务的建设,这种观念上的差距严重影响了物流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和实施效果。因此,必须将服务作为物流信息化的核心,围绕提供客户服务水平来改造物流管理模式与运作流程,并以此为业务需求来建设合格的物流信息系统。
另外,企业的市场定位问题。我国的物流企业,由于对第三方物流本身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国内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规律也没有深入的分析,造成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型雷同,形成盲目竞争的局面。实际上,在成熟的物流市场中,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有无其核心优势、资金投入能力等不同,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因此研究第三方物流的分类,对于认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和运营规律,正确定位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体,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方物流公司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在此按照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根据物流公司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的多少分为四类:
第一类:针对少数客户提供的低集成度的物流服务。在此类中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成长阶段而存在,即物流公司在发展的初期,其客户有限,而且服务能力也还在不断开发和完善过程当中,但是,他们一般拥有雄厚了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会在经营规模和服务深度方面不断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物流服务商的市场定位就是第一类的物流企业。这些物流服务商因为自身的规模和能力限制,不具备提供高集成度物流的能力,同时,由于能力的限制,只能为有限的客户提供服务。从中国的物流市场的现状看,对高集成度的物流需求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物流需求还是低集成度的,因此,定位在低集成度上,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同时,针对极有限的几个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应该是大多数中小型的物流企业比较可行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