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针对我军装备器材品种繁多保障复杂的情况,通过深入研究供应链管理理论中的产品供应定位模型,结合装备器材供应保障的特点,构建了装备器材供应定位模型,探讨了定位模型在装备器材保障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 供应定位模型 装备器材保障
当前,我军装备器材需求量大,品类繁多。针对不同类型的器材,如果不加区分采取同样的供应保障策略,必导致人、财、物等大量的资源浪费,影响部队任务完成。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中的产品供应定位模型,为企业不同类型产品的供应问题提供了较完善的解决方案,对研究装备器材的供应保障策略很有借鉴意义。
1 问题的提出
1.1供应定位模型概述
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中的“供应定位模型”主要用于指导企业的采购战略。该模型基于“支出水平”和“影响/机遇/风险(IOR)”两个影响产品供应特性的关键方面出发,将产品分为常规型、杠杆型、瓶颈型、关键型四类,通过分析每类产品的不同特点及影响风险,指导企业决策者更好地确定采购工作重点和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产品供应战略。
四种类型的产品,分别具有不同的需求特性,需要与之相对应的不同供应战略,以实现最经济、最高效的供应目标。①常规型:多为标准件,供应源充足,企业应采用电子商务、合并账单等方式简化采购业务,并应当保有库存。②杠杆型:也多为标准件、供应源充足,但由于采购支出多,企业对供应商的吸引力较大,在议价谈判中的地位较高(杠杆作用),因此应尽量将其他类型的产品向杠杆型转变。③瓶颈型:该类型的供应情况使企业面临高风险,而企业对该类型的支出水平较低,因此对供应商没有吸引力,企业几乎没有能力对该类型的供应实施影响和控制。④关键型:该类型一般为企业最终产品所需的关键组件,是使企业产品形成特色或竞争力的基础,因此对企业利益起到关键性作用。针对该类型的采购,应与供应商紧密联系,控制成本、压低库存、制定应急计划等。
1.2装备器材保障现状分析
武器装备的效能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配套装备器材的保障情况。装备器材保障活动贯穿装备全寿命,从采购到送达用户的供应过程是保障活动的重要环节。在供应环节,影响当前装备器材保障效果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三方面:
(1)需求变异严重。装备器材需求采用逐级申请、分级供应的管理体制,需求申请中间环节较多,加之装备器材周转周期长,需求预测偏差较大,个别单位为获得较多的装备器材供应量,故意夸大其需求量,致使需求信息扭曲,导致需求变异放大,最终导致库存量大,闲置装备器材多,资金大量占用。
(2)供应敏捷性差。从提出申请到获得补给通常需要一年时间,供货流程复杂,周期较长,装备器材保障的时效性差,应变能力不足;加之运力建设不足,运输系统可靠性和准时性差,只能依靠数量规模的优势来抵消速度效益的不足,无法对装备器材需求的变化做出敏捷的响应。
(3)供需矛盾突出。装备器材管理部门和装备使用、维修部门之间缺乏协调,信息流通不畅,使得库存与需求极不协调,库存结构不合理、比例失调,紧缺装备器材供应不足,影响用户工作进展,无用装备器材却大量积压,浪费财力和人力,装备器材供需矛盾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