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港区是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先行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获批对于宁波港打造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提升港口物流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今重点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网络;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构筑有竞争力的物流运作体系;突出重点,以物流为主导,产业为支撑,完善港口物流五大核心功能。
关键词:宁波 港口物流 保税港区
国务院于2008年2月24日正式批准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这是继上海洋山保税港区、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海南洋浦保税港区之后的中国第5个保税港区,也是浙江省唯一的保税港区。保税港区是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加工于一体,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区域,也是国家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先行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设立,进一步扩大宁波对外开放空间、为宁波服务全省、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和对接海内外提供新的平台。同时,有利于宁波加快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建设,对加快提升“宁波—舟山港”口岸和港口整体服务功能,打造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概况及其功能定位
宁波梅山岛处于“宁波—舟山港”的核心区域,北靠北仑主港区,南连舟山诸岛,西接象山港,东临国际航道和锚区,区位条件优越,是设立保税港区的天然良址。梅山岛岸线资源丰富,港口条件良好,海岸线总长22.5公里,其中深水岸线达7公里,最深处达69米,能够停泊超级油轮和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轮,具备建设深水码头的天然条件。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的目标,其功能定位为:以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和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等保税港区功能为主导,以商品服务交易、投资融资保险等金融贸易功能为辅助,以法律政务、中介鉴证、休闲文化、进口展示等服务功能为配套,具备生产要素聚散、重要物资中转等现代功能的国家重要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
二、建设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宁波港国际化水平,增强港口竞争力。
宁波港的发展目标是国际枢纽港,建设国际枢纽港不仅要依赖腹地货源,还必须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宁波港目前异国货物拼装、拼箱、贴标签等国际中转业务量极小,而在新加坡港等国际大港,此项业务量占其业务总量的40%~70%。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的“进港保税”和“出口退税”政策,增强宁波港对东亚地区大型集装箱船舶和国际中转集装箱的吸引力,吸引那些原来在邻近港口进行国际中转的航运货物到本港进行装卸、存储及中转,为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快速增长提供稳定的箱源支撑,有力促进港口功能的转型,推进宁波国际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建设。
2、有利于优化宁波港口物流体系,提升宁波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建设保税港区,能够完善港口物流基本功能,提升保税物流服务水平,形成以保税物流为引领,基础物流为支撑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发挥现代物流业市场关联度高、服务领域广、服务模式先进等优势,促进宁波港口物流大发展。同时,将保税港区的物流、贸易及增值服务功能延伸,扩散至周边腹地,在城市中形成一批具有航运服务、贸易、金融等功能的集聚区块,不断提高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档次。依托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航运集团、跨国大型班轮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国采购中心投资宁波,并带动金融、信息等相关产业的开放,提高港区的物流服务水平,成为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载体。建立保税港区,将使宁波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吸引国际物流及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促进宁波现代服务业发展理念、管理水平和运作机制与国际接轨。
3、有利于落实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全面提升宁波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竞争力。
2007年5月,温家宝总理在上海主持召开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座谈会,在《长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纲要》指出:长三角港口发展将以上海,宁波两港为中心建设集装箱运输系统;以宁波,舟山港为中心建设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流;以宁波,舟山,南京为中心建设进口原油中转系统;以上海,宁波,舟山港为中心建设煤炭接卸运输系统。按照国家对宁波港口的规划定位,经过多年的努力,宁波港已经与上海港形成了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共建国际航运中心的格局,吞吐量连年快速攀升,且在大宗货物运输领域和管道运输、海铁联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宁波已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将大大增强“宁波-舟山港”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有利于实现宁波港与上海港在功能、体制、政策三者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