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简要讨论物流过程演变和传统物流中心选址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公共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引入语言变量来描述各影响因素,结合多目标决策理论和模糊数学的知识建立公共物流中心选址多目标模糊决策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物流中心选址的各种影响因素,为公共物流中心选址决策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最后用示例进行模型应用。
关键词:公共物流中心;选址;语言变量;多目标模糊决策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地区之间、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个体消费者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消费需求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多种个性化需求对伴随在商流过程中的物流活动提出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敏捷化程度,产品的物流过程已逐步从传统的资源点/供应点直接到需求点/用户的模式演变为资源点/供应点到公共物流中心再到需求点/用户的模式[1],如图1所示。公共物流中心在社会物流网络中处于重要的枢纽地位,是实现物流活
动集约化、现代化和低成本化的战略据点。由于公共物流中心建设投资大、涉及因素多、服务周期长、效应长且风险大,物流中心选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社会物流系统的顺畅性、经济效益和运营效率,同时也对城市规划、交通状况和环境等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物流中心选址的问题多以物流费用最低为目标来建立选址模型,典型的有重心法、Kuehe-Hamburgerm模型、Baumol-Wolfe模型、Elson模型、非线性混合0-1规划模型等[2~5],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没有充分考虑相关的定性影响因素。本文综合考虑了公共物流中心选址的各种影响因素,拟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知识建立模型来解决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其有效地集成了各种定性、定量影响因素,对物流中心合理选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公共物流中心选址的影响因素分析[2,6,7]
公共物流中心的选址是一个涉及诸多影响因素的综合决策问题,在选址的过程中各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只有将各影响因素集成起来考虑,才能使公共物流中心的选址决策更合理、更具科学性。通常,在公共物流中心选址决策时应主要考虑中心建设的自然条件、运营成本、建设费用及其功能适应性等影响因素。
1.1 公共物流中心建设的自然条件
1.1.1气象条件f11
气象条件主要有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无霜期、冻土深度、年均蒸发量等因素。在不同地区选址时,气象条件差别较大,其对物流中心的选址决策影响程度也较大,决策时须慎重考虑;对于同一地区或城市的物流中心选址决策问题,该因素对选址方案的影响程度区别不大,主要考虑风力风向因素,由于在风口设置物流中心容易使露天堆放的物资老化、变质,此外,物流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尾气等各种污染物易漂入市中心或居民区造成污染。
1.1.2水文地质条件f12
公共物流中心作为大量商品的集散地,要求所选位置的地质状况有良好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且要远离易泛滥的河川流域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中心建成后需要长期服务,所选地方水文地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中心作业的安全,选址时应对水文地质条件认真分析和评估。通常,在水文地质条件好的地方设置物流中心一般都有助于提高物流作业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