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的支撑系统,为区域经济服务。区域经济一体化能使区域内或区域间的物流趋向合理,适应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物流发展。本文就是依据这种思想,分析了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区域物流体系规划模式。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物流体系;规划模式
一、区域物流体系的定义
国际学术界对区域物流的定义尚未统一,而我国对区域物流的解释更不成熟,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区域物流强调系统性和合理性。笔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物流体系的概念。区域物流体系是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的有效服务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的有效的实体流动。是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与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集成,以服务于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系。它要求集成的、一体化的物流管理, 即以满足用户需要为目的,对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有效率的流动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活动,是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与管理流的有机统一体。
由此可见,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的支撑系统,为区域经济服务。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逐步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能使区域内或区域间的物流趋向合理,适应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从而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物流发展。
二、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战略地位
物流涵盖了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上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涵盖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和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国民经济全部工农业产品生产过程和制造过程,除了在加工和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其它大都是物流过程的时间。以机械产品的制造为例,物流时间约占到90%,很大一部分成本是消耗在物流过程之中。从社会再生产的流通角度来看,全部转化为商品的工农业产品,都需要通过物流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因此,通过现代管理方式对物流业进行改善,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区域物流是由“点---轴---极”构成的网络结构。点是区域经济中物品流动的场所, 如工厂、商店、仓库、配送中心、车站、港口等。轴是区域交通设施连成的基础设施群,具有层次性,如干线和支线, 构成复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如连接全省的“三纵”、“三横”和“三线”构成的环形放射状高等级公路网。在区域物流系统形成过程中,企业群在点上集聚,在轴线上形成产业集群,并通过产品、信息、金融对附近区域吸引和凝聚,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增长“极”。物流基地既是自身的“增长极”形成过程,又是发挥“增长极”作用的过程, 在两个方面作用于周围地区。一是极化过程, 即以较强的经济技术优越将周围区域的自然和经济资源吸引过来; 二是扩散过程, 即对周围地区投资形成附属企业或子公司,改造传统产业,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显然,物流基地的建设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意义重大。
区域物流规划是根据区域物流的基础设施条件,综合评估区域经济规模、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布局、信息平台、融资规模、区域对外吸引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以及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量等等变量,来设计区域内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层次的物流接点、规模和布局,优化区域内各城市与产业部门的联系。以构造经济区域的内聚力,发挥区域物流的竞争优势。
国内发达地区已经认识到在区域经济条件下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性。例如,在广东省现代物流业“十五”计划中提出的战略思路:以广州、深圳两个中心城市为轴线,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为重点,以东西两翼和粤北为补充,建立层次分明、布局科学、功能互补的物流产业体系,并加强与港澳区域物流的协同合作。长江三角洲在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正寻求区域物流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