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加入世贸后,由于在传统的农业中也引入了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就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首先从转变农业经营模式的动因和现代化农业流通系统的内容进行了分析,接着引入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农业流通机制再造和协同计划的重要性,并对适合农副产品特性的供应链管理机制的建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农业经营模式作为对策。这种模式有利于体现党中央提出的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同时,也有利于确保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传统与基础产业紧跟时代步伐,面对国际化大市场的要求与竞争。
关键词:品质与安全;农业信息;供应链管理;生产预测
一、转变农业经营模式的动因
随着收入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选购农副产品时的决策重心已从过去的品种、大小及形状等外在因素,逐渐向口味、环保、安全健康等内在因素转换。现代农业经营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宏观环境的改变微观竞争
当今农业的竞争,已不单纯是产业中某个单一实体的竞争,而是表现为整个产业链及其运作体系的竞争。而供应链管理则提供了这一态势下有效的竞争武器。为了获取整个产业链绩效和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将运营和管理视野外放于整个供应链,即农户、分销商、零售商直至最终用户。可以说,农业宏观环境的变迁,加速了以协作式竞争为内核的供应链竞争模式的崛起,并引领整个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向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相协调并互相推进的时代。
(2)提高产业链运作的效率与快速响应能力
21世纪以来,农副产品总体消费模式的演变,对构建一个能准确把握消费者需求并快速响应的农业供应链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这首先要求这个链条上的所有相关单位改变现有组织模式,面向效率与敏捷性对自身实施组织流程再造。而就整个供应链管理本身来说,也是一次社会型的组织流程再造。
(3)解决农副产品的内在特性造成的物流瓶颈
农副产品具有季节性、性状不稳定性及易腐等特性,其影响可不同程度地持续至最终用户;这些特点与各级用户的非对称性要求及其他外部因素相结合,决定了整个供应链对物流技术因素和物流管理能力的高度依赖。
(4)能否与农户建立合作关系是农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新型农业经营的经营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体化组织联结机制的稳固与否,因此与农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整合整条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资源成为农业经营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而“合作与协同”的理念培养和能力形成,无论对于农业产业化还是对于农业产业化框架下的供应链实践都是非常必要的。
二、现代农业流通系统宏观分析
“农业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要消除生产与消费间的信息壁垒,就必须首先从了解商品的产地、品种的真实信息开始,所以充分利用现代的通讯、信息技术来进行远距离的信息及时传递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这里的“农业信息”可以专门指将现代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