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供应链中转节点的物流要素能力中的处理能力及流通量等决定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文中采用排队论的相关理论构建了具体的理论模型,得到了使得系统利润最大的中转节点的最优处理能力及最优流量。这一理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供应链物流能力中的连线的流通能力、各环节能力的匹配等决定因素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对于确定企业的物流要素能力指标中的处理能力以及流量等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供应链物流能力;排队论;中转节点
1 引言
供应链物流能力是指某一供应链中的物流系统,在接受客户需求、订单处理、货物分拣、运输到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也可以简单的把物流能力理解为它是由物流系统的物质结构(如配送中心数量与规模、运输能力、分拣处理的设备能力等)所形成的客观能力,以及管理者对物流运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1]。由于物流能力对供应链的整体绩效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物流能力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展开了研究。唐纳德J. 鲍尔索克斯等[2]认为物流能力就是对厂商能否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顾客服务的一种相对的评估。另外有学者从物流能力的某几项特征(如成本、交付能力、可靠性、对市场的响应性等) 指标对物流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4~7],这对物流能力的特征的了解很有帮助。对于物流能力的构成,根据物流能力的特点,可以认为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是由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综合而成的。同时,物流要素能力的决定因素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每个连线的年流通量;物流连线的数量和长度;连接物流连线的物流节点的处理能力;各环节能力的匹配状态等[3]。
虽然国外学者对物流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多, 但大部分也没有对物流能力的构成、决定因素等内容进行过相对具体的分析。国内几乎还没有开展有系统的对物流能力的深入研究,一些学者也仅是从概念上对物流能力进行了初步说明[3]。基于此,本文对物流要素能力中中转节点处的处理能力及节点流通量的计划问题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使得节点处的费用最低的相应处理能力及流量的具体解析表达式,并通过算例进行了分析验证。这一初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物流要素能力中每个连线的年流通量、各环节能力的匹配等决定因素的具体分析工作提供了理论研究基础。
2 模型假设
本文研究的供应链节点为非端点节点,即该节点既不是处于供应链最上端的原材料供应商也不是最末端的客户,而是譬如分销中心等中转节点。同时假设链上信息充分共享,因而该节点处的输入情况可以获得。且在该节点处通过的为单一产品,产品的载体到达流假设为普阿松流。现对文中的具体符号作以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