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上、下游企业间缺乏沟通和信任机制,而每一个节点企业又都是理性人,有各自的利益,不能够形成共同的利益目标,也不能够协同运作,由此造成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地被扭曲,从而产生“牛鞭效应”。牛鞭效应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本文对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牛鞭效应的影响,揭示运用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CPFR)实现供应链中需求与供货信息共享,有效减缓牛鞭效应的作用,同时对CPFR在中国实施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供应链 牛鞭效应 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 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企业独立地进行生产和销售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和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供应链管理所体现的战略合作、快速响应、高柔性、低风险、成本/效益目标等优势,吸引了许多学者和企业界人士的关注。供应链管理已成为21世纪企业适应全球竞争的一种有效途径,企业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考虑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提升竞争力,取得竞争的主动权。21世纪的市场竞争已不在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在实施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人们注意到下游顾客需求仅仅发生轻微的改变,却导致上游企业的库存和订单产生巨大波动的现象——这就是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牛鞭效应的存在已严重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如何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实现信息共享,有效减缓牛鞭效应,是当前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1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牛鞭效应是对需求扭曲信息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描述。其基本思想是:当供应链上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游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者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就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当信息传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上游供应商所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偏差。可见,牛鞭效应致使企业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信息,难以准确地制定企业的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容易造成生产能力过剩,库存过多或者缺货现象,从而使得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顾客的满意度不高,供应链反应迟缓。具体来说,牛鞭效应对供应链经营业绩的影响有:
(1)增加了供应链总成本。由于这种效应的存在导致整个供应链中的生产成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增加。牛鞭效应需要上游供应商具有雄厚的生产能力与库存能力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订单流,即由于传递给最上游供应商的需求信息波动剧烈,为了保证产品供应,减少缺货、断货风险,供应商必须扩大生产能力,满足最大的订单量的需要;同时各个节点必须加强库存建设与管理,增加库存能力,建立最大弹性的库存;伴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库存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应的运输服务也必须完善, 需要投入更多地运输成本以予保证;在增加运输能力的同时,要求保有剩余劳动力或者可变劳动力满足商品运输高峰时期的需求,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供应链总成本。
(2)延长了供应链的补货期。牛鞭效应所带来的需求变异使得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难以科学合理的安排、实施生产计划,要么出现当前生产能力和库存不能满足订单需求的情况,要么出现供应能力过剩,产品积压,库存成本上升的情况,这种信息传递的时间延迟导致供应链各个节点的补给供货期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