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根据我国大型基建工程材料供应的特点,对大型基建工程项目的“甲招乙供”材料供应模式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该模式产生的背景和运作流程,分析了该模式在广州大学城项目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其合理性,该模式能较好地解决我国大型基建工的程材料供应问题。文章还对“甲招乙供”模式运作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
关键词:大型基建工程 “甲招乙供”模式 工程材料供应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的瓶颈日益显现,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投入力度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大型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如高速公路、铁路、飞机场、奥运工程、西气东输、大学城建设等等。这些大型工程一般都是时间紧,任务重,具有较大的政治意义和经济价值,材料供应工作是这些大型工程是否能如期完工的重要保障。并且材料成本和物流费用在工程项目的造价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物流效率的高低也会影响材料占用资金的数量和施工效率。因此,如何搞好这些大型工程的材料供应工作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我国大型基建工程材料供应的特点
我国大型基建工程一般是由政府投资兴建,且都是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对一个城市或者地区影响深远,不允许出现任何偏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工程所具有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其经济价值,是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也正因为工程建设速度要求很快,相应对工程组织协调、工作质量、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工程材料供应也会面临很多挑战。我国大型基建工程材料供应的特点如下:
(1)工程规模大,用料多
工程建设项目消耗的材料主要包括钢材、水泥、砼、木料、砖沙石等。大型基建工程对这些建筑材料的需求量往往都非常大,在用料高峰期很容易出现材料短缺现象。广州大学城工程(一期及二期)所需要的建材数量简直就是一串天文数字:砼约251万方,钢筋43.2万吨,水泥232万吨,碎石115万方,石粉179万方,其中仅钢筋一项,就相当于几十个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钢筋用量。
(2)材料价格波动大
由于材料需求量大,且材料供求不平衡,容易造成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如:广州大学城一期工程土建工程2003年8月才真正动工,要求2004年9月接纳第一批学生入驻,到交付使用只有短短10个月。并且数额巨大的建筑材料使用时间集中在3-4个月内,进入到高峰期就遭遇到历史上从未见过的涨价风暴,短短的两个月时间(10-12月)钢材价格由3300元/吨暴涨至4200元/吨,涨幅达27%以上;水泥价格由390元/吨涨至487元/吨,涨幅达24%以上。
(3)批量需求不确定性
在大型基建项目中,虽然工程材料的总量需求计划可以通过工程设计得到,但是由于具体的材料批次需求量与工程进度密切相关,因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影响工程建设进度的因素非常多,尤其是天气、施工便道和场地、经济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因而对材料消耗计划很难做到准确无误,从而可能出现供料不及时、材料结构性短缺等情况。
(4)材料资金占用大
大型基建项目的投资一般都比较大,通常是投资数亿元以上或者更大。而其中材料成本占工程项目造价的60%~70%,所以材料款占用的金额非常大。广州大学城项目中,在高峰期,广钢占用资金达2.8亿元之多。许多承包商为了自身利益,出现施工单位要求物流供应商垫付材料款,转嫁经营风险。而供应商资金不足,会导致材料供应不足,引起建设工程进度延误,工程质量无法保证,这对于材料款的结算就更为不利。结果业主或承包商、施工单位、物流提供商以及生产厂商之间互相扯皮、彼此抱怨,不仅损害了各方的合作关系,使急需的材料无法到位,最终影响到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5)供应链管理难度大
首先,建筑材料的质量是否达到建筑设计要求,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能出半点差错。这对材料供应链质量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由施工企业去选择材料供应商和物流提供商自行采购材料,一方面各施工单位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进料渠道五花八门,材料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另一方面由于施工企业的支配能力、资源控制能力等方面有限,很难具有像政府那样的号召力和控制力,材料质量根本无法得到保证。
需要[2]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