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管理 > 2008年
外包供应商成长路径研究
来源: 时间:2012/11/1 7:52:00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外包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崛起,学术界和产业界都对外包产生了浓厚兴趣和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外包供应商成长和培育已成为当今各个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浙江省60余家外包供应商的成长过程进行长期、系统调研,探讨了IT、机电、医药等产业外包供应商的动态成长路径并归纳为以下三种:品牌型(从单一外包供应商到品牌生产商);多元型(从单一外包供应商到多元化外包供应商)和拓展型(借助外包供应商开拓市场)。同时,对比、总结了不同产业外包特点、模式、流程和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融入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供应商成长路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化的,并深刻受到企业战略、产业特征、发展环境的影响,为企业进一步培育、管理和提升供应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外包;供应商;成长路径

一、研究背景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并逐步演进为价值链和产品工序的分解与全球化配置,其直接表现为“外包”、“离岸”、“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这种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为发展中国家介入新兴产业、全方位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供新的机会和条件(梁军,2007)。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加快,产业内分工纵深发展,传统的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步由一个企业为主导分散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活动相互依存,协同发展,共同创造价值(朱伟明,2007)。但现有的理论主要集中在产业升级和产业治理模式上,基本没有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的代工者或外包者如何在全球价值链中成长的问题,更没有涉及到外包供应商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渗透实现升级的路径(朱伟明,2007)。因此,本文通过对浙江省60余家外包供应商的成长过程进行长期、系统调研,探讨了IT、机电、医药等产业外包供应商的动态成长路径并归纳为以下三种:品牌型(从单一外包供应商到品牌生产商);多元型(从单一外包供应商到多元化外包供应商)和拓展型(借助外包供应商开拓市场),为企业进一步管理、培育和提升供应商提供理论依据。

 

二、相关理论综述

       早在1943年, Howard Lewis就提出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此后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重视。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供应商研究主要集中在供应商选择和评估(Harris,1915;Wilson,1984; Weber,1991;Diskson,1996)、供应商关系研究(Dwyer,1987; Ellram,1991; Stuart,1993; Graham, 1994; Van den Bulte,1994;Landeros,1995)、供应商参与研发(Clark,1989; Lamming, 1993; Liker, 1996; Helper,1996;Song and parry,1997;  Bidault,1998)等方面,对于外包供应商成长的研究甚少,大部分文献主要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从整个供应链、产业升级(upgrading)的角度描述供应商成长。

       外包供应商的成长不仅是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热点,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与外包供应商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纵向管理阶段、竞争对立阶段、合作阶段。在外包体系内,由于技术、知识、管理经验在发包商和外包供应商之间不断交互和演化,从而促进知识外溢和创新传递[1],带动外包供应商的快速成长和整个产业链提升。

国外外包供应商的成长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成长研究理论范畴(Gill,1985;Storey,1994;Cardozo R.N.,2000)和供应商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主要集中在供应商合作关系(Ellram,1991;Stuart,1993;Graham,1994;Landeros,1995;Hendrick,1995)、供应商联盟(Matthyssense,1993;Van den Bulte,1994;Manoochehri,1994);供应商合作关系的制约因素研究(Dwyer,1987;Ellram,1991;Landeros,1995)[2]。目前国内外包供应商的成长路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市场、服务等几个纬度。如胡军、陶锋、陈建林(2005)从全球价值链外包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OEM企业的三种成长路径和模式:整体跃迁模式,即整个产业链的升级;个体攀升模式,即侧重技术研发的OEM-ODM跃升和侧重渠道和品牌建设的OEM/ODM-OBM跃升;横向跨越模式,即企业产品多元化[1];周青、毛崇峰(2006)[3] 在探讨基于协作研发的技术标准联盟形成条件(协作意识、认知基础、共同目标和战略、创新技术、创新环境)基础上,提出“协作研发一成果专利化和产业化一技术标准联盟一标准确立和推广”的途径,并进一步分析了基于协作研发的技术标准联盟的基本特征。孙大鹏、苏敬勤、张莹莹(2006)[4]从资源外包市场角度(区域、全国和全球)和外包程度(产品层次、事业层次和企业层次)分析IT产业、汽车制造业和流通企业的外包网络形成路径;山红梅(2007)[5] 根据软件产品技术特性(产品技术含量和创新度)、软件产品化程度(企业从事软件开发活动特性)、软件服务化程度(用户参与程度)三个维度建立软件企业成长阶段模型;定义了六种软件企业成长阶段:初创、大众软件商、应用软件商、系统集成商、专业加工者和综合服务商;分析四种基本成长路径:初创—大众软件商—综合服务商;初创—应用软件商—综合服务商;初创—系统集成商—综合服务商;初创—专业加工者—综合服务商;深入对比和探讨应用软件商、系统集成商、专业加工者和综合服务商关键成长要素和主要制约因素。梅述恩,聂鸣(2007)以晋江鞋业为例,从技术和市场拓展能力角度分析产业升级路径[6];周煜(2007)以国内汽车产业为例,利用GVC理论,分析国内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升级路径[7]。

纵观现有文献,大部分产业升级理论都不同程度提到,外包供应商的成长也融入到产业升级过程,企业间价值链的高端跃迁,既是产业发展的前提,也是外包供应商实现蜕变的契机(Gereffi、Humphrey和Sturgeon,1999;2003)。但关于外包供应商发展路径的研究较少,即外包供应商如何在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中实现自身价值,不断积累知识、技术和经验,形成强大的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实现技术和市场跃迁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将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研究背景,借鉴安索夫矩阵原型[8],从市场和产品纬度,根据外包供应商的成长历程,归纳和总结外包供应商的动态发展路径。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