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管理 > 2009年
应急物流重在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来源: 时间:2012/11/1 10:47:07 作者:李政
  

[摘  要] 随着各类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大规模疫病的频繁发生,特别是类似汶川大地震的爆发,应急物流已成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关应急物流的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本文阐述了应急物流的概念、产生背景,论述了应急物流中有关保障机制的建立。
[关键词] 应急物流;保障机制 ;汶川大地震

  一、引言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其强度和范围都超过了唐山大地震,通往四川汶川县所有的交通全部中断、通信受阻,使汶川成为了一个孤岛,城内数万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为了争取有效的时间把埋在废墟下的受灾群众救出来,急需打通救援汶川的物流生命线,让救援人员和物资在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内快速进入汶川拯危救困。这全面考验中国的应急物流,只有依靠完善的应急物流机制才能从危机走向生机。

所谓应急物流,就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它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以及弱经济性等特点。

  二、应急物流的产生背景

当今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全脆弱并存,现代社会对安全保障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突发性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天灾”,决策失误、恐怖主义、地区性军事冲突等“人祸”时有发生,这些事件有的难以预测和预报,即使能预报,但由于预报时间与发生时间相隔太短,应对的物资、人员、资金难以实现其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

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高发国家,突发性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我国每年因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300万人,

经济损失计6500亿元人民币,约占GDP的6%。

从唐山大地震、2003年SARS和2004年 “禽流感”到近年频发的矿难,2008年雪灾、手足口病、5·12四川汶川大地震,这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而应急物资的运送迫切需要社会的物流体系发挥其应急功能。如何有准备的面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悲剧发生的可能性和有效应对各类灾害,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社会正常的生活秩序,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类损失,是任何社会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任何政府要面对的首要任务。

  三、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建立 

应急物流的实施往往需要紧急调动大量应急物资,建立应急物流保障机制的目的在于使应急物流的流体充裕、载体畅通、流向正确、流量理想、流程简洁、流速快捷,使应急物资能快速、及时、准确地到达事发地。有了应急的长效保障机制,我们就能赢得主动。

1.应急信息公布的保障机制 

信息的及时收集和传递是应急物流保障,也是有效救灾的重要手段。实事求是而又及时公布突发事件的信息,是政府对社会、公众负责任的体现,有利于缓解社会的紧张氛围,这也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广大公众历来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特别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突发事件十分关注,封锁消息往往会适得其反,引发谣言。相反,政府信息越公开越透明,谣言就会无处藏身。国家地震局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十几分钟后就发布了正式的地震消息,这无疑是信息公开的典范。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是减震良方,有利于保证社会稳定。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