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已进入供应链管理阶段,港口除了发挥其装卸功能外,还必须履行衔接与协调物流各个环节业务活动的功能,成为全球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主要基地。港口物流系统由港口物流运行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环境系统组成。本文对港口现代大物流系统的生成、建设技术路线、保税港区、港口物流链、信息系统等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 港口物流;物流链;物流系统
基于港口在经济、贸易和交通运输发展中的作用,提升现代港口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益是促进我国经济、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对港口物流系统构建的研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一、对港口物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对于物流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物流与运输、保管等所谓传统物流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物流贯穿着系统化管理思想和系统化运作方式,物流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物流管理就是运用物流系统的思想方法对物流活动实施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物流的合理化和效率化,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水平的目的。港口物流系统是国际和地区综合物流服务链中的重要环节,它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最终目的,以对港口相关的物流活动和物流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与控制为手段,从而实现货物在港的高效率、高效益的装卸、集疏和物流服务增值。
构建现代港口物流系统就要运用现代物流理念对港口运输中转节点的原有定位进行重新定义,实现由运输中转节点到综合物流服务链中重要环节的定位转变。港口物流活动是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依托贸易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步形成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民经济建立在重化工业基础上,世界工业资源分布及生产在全球的不均衡,决定了港口的主要物流功能是集散大宗的散货(金属矿石、煤炭)与液体货物(原油及相关产品)。货物运输的特点是小批量、大运量,对于其他相关服务的要求较低,因而,整个物流活动的集成尚未形成。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传统的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衰落,这一时期,全球海运的三大货物中散货及液体货物在经历了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较快增长之后,出现了停滞。与此同时,生产的全球化使成品及半成品的全球运输需求增加,集装箱运输出现,传统运输活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运输与装卸、搬运、存储以及信息流通活动的集成也逐步形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经济的崛起,对运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它要求实现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间产品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全程服务,港口的功能不再是单一货运生产而是向集运输、工贸、金融、信息和多式联运为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的方向发展。相比之下,传统的物流中,港口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围绕某些货种而展开,其争夺的对象主要是货主,竞争的手段主要是服务和价格;现代物流中,港口之间的竞争将逐步演变为某几条物流链的争夺,其争夺的对象主要是作为全球物流承运人的船公司和大型国际物流公司,竞争的手段主要靠优质的物流设施、物流服务和合理的价格,竞争的结果往往是整条物流链的迁移。这就要求必须从运输系统的整合、物流信息的共享,以及市场营销的策略等方面致力提高港口的竞争力,形成和完善与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间紧密结合的港口物流链。
今天,应站在全球供应链的高度,认识节点、节点之间存在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构建港口物流链。以现代港口物流系统为中心集成后的物流链必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大大缩短物流流程,提升港口物流链的竞争力。
二、港口物流系统的生成
港口物流以港口为依托,其发生的前提是港口定位。客户的需求提升港口的功能,功能的定位是港口物流系统运作的核心。在完善港口物流系统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港口的运营条件、服务质量、综合环境、硬件设施条件、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及港口整体形象等,现代港口物流系统由三大子系统组成:
1.港口物流运行硬件系统。实现港口现代运输技术和经营方式创新,必须加强港口硬件建设,适应国际运输综合物流时代的客观要求。现代港口系统硬件主要由港口规模、物流机械、物流系统工程、航道水深、码头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构成。
2.港口物流运行软件系统。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系统的节点,其效率、服务水平及可靠性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软件系统的开发是其核心。软件系统应通过采用先进的开发技术,利用数据规划方法和软件工程技术,提高港口的生产、服务能力,同时对企业管理进行整合,提高管理效率。还应注意到,港口经济的繁荣离不开港口文化的支撑。现代运输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发展与港口软件工程建设配套,形成港口特有的文化。要将港口文化纳入港口软件系统中并使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实现港口物流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之目的。
3.港口物流运行环境系统。完善包括政策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经营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六大方面的综合保障系统。重点落实政策服务、引导机制与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联动,以确保综合物流体系的硬件投入发挥最大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