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管理 > 2009年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研究
来源: 时间:2012/11/1 22:16:09 作者:罗凌妍
  

摘要:物流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利润领域,其潜力日益被重视,如何有效地核算和控制成本也成为其重点。本文针对目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规范建设、有效全程控制成本及加强物流专业人员的培训等建议。

关键词:物流成本  核算  控制


1.引言

现代物流的发展既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又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目前,物流活动的影响已经超出了自身范围,并逐渐具有国民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已成为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增加产品数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领域的利润开拓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物流领域的潜力逐步被人们重视,成为了“第三利润源”。

学术界把目前人们已认识和核算的物流成本部分比作整个物流成本的“冰山一角”,可见其未知领域的可挖掘潜力。根据我国2006年发布实施的国家标准(GB/T20523-2006)《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物流成本是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货物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成本和存货保险成本。

  1. 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现存问题

对于物流这个新的利润领域,我国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和探索,但是,物流成本核算和控制所表现出来的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1 物流成本核算尚未形成规范体系

在我国,目前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大多从日本、美国等物流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引进,尚未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完整核算体系。在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没有发布前,我国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基本上都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有的是按总成本开支的一定百分比作为物流成本的发生额,有的是按自己企业会计账簿的部分会计科目的发生额进行简单加总,有的企业则是一年一补充,每年核算的物流成本的范围都有所变化,整个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呈现口径不一、数据缺乏可比性的状况。在《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发布后,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才有初步明确的依据。对于新的国家标准,目前只有极少数的企业参加了国家标准的相关的培训,很多企业都处于对新标准缺乏了解和认识的阶段。对于目前可依据的新的国家标准,由于是在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上的新探索,所以部分标准对于企业的实际操作人员来讲,在实践中还是存在部分内容区分不清、核算不明的现象。

  1. 2 已核算出的物流成本数据未有效发挥其成本控制作用

上一点讲到了物流成本核算未形成规范体系,那么在获得物流成本数据的过程中,物流成本核算人员在核算时就必须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来摸索,肯定要花费较大的精力。而目前的状况是,花费较高代价获得的成本数据,却没有有效发挥它的作用,往往用来单纯地了解成本发生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物流成本核算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1. 3 物流成本缺乏全程控制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一方面为制定新的预算指标提供数据支持,另一方面为考核与成本相关人员的工作业绩提供依据。成本控制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从企业计划预算的制定到实际执行中的差异分析和反馈修正,再到期间考核的分析与评价,可以说成本控制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而现有的企业则更多地是将成本控制局限于事后控制,未达到防微杜渐、解决问题于萌芽中的实时控制效果。

  1. 4 物流成本管理中缺乏专业的核算和控制人员

很多企业关于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工作都不是物流本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的,基本都是财务会计方面的人员在进行相关工作,而这些人员自身在接受财务会计方面的专业教育时,很少涉及物流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专业物流核算与控制人员的缺乏是当前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一大难题。

3.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建议

3.1 政府职能部门加强对物流工作的指导,推进相关立法工作的完善

政府应将行政条块管理为基础的政府管理模式向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微观指导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过渡,以物流行业的专家学者、物流企业的经营者等为主组成行业协会,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供行业规范,培养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组织学术交流活动等。

3.2 企业重视物流成本核算的应用

从本质上说,物流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物流成本评价提供数据依据,物流成本核算结果是物流成本评价的基础。

根据物流成本核算的结果,可以将物流成本的实际消耗与计划水平相比较,分析实际脱离计划的水平,进而知道企业物流成本计划执行的好坏。

通过获得的物流成本数据可以做横向的比较和纵向的比较,可以明确企业物流成本同比以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并通过企业物流成本内部结构的分析,进一步明确影响物流成本升降的原因,为企业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提供依据。

根据上述的比较分析,对增幅较大的物流成本做更深层次分析,看其增长是否带来了较多的物流收益或者提供了较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如果没有则应针对此项采取方法降低成本。当然,单纯的物流成本的下降并不一定是好事,同样需要分析物流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的背反关系。
    3.3 物流领域重视和实地实施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物流领域成本的控制,针对目前控制中只抓事后控制的现状,建议企业重抓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

一方面建立科学的成本预测决策机制,确定目标成本并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对象上。物流成本的事前控制主要涉及物流系统的设计,如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物流设施、设备的配备,物流作业过程改进控制、物流信息系统投资控制等。可以采用计划指标分解法、预算法、定额法等等。在采用这些方法确定物流成本控制标准时,应该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计算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物流成本指标与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进行综合平衡,防止片面性,必要时还应进行多种方案的优化。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