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鲜农产品属于变质产品,但是变质库存管理是针对产品本身的变质属性发展起来的,不能解决生鲜农产品的非变质性价值损耗问题。由此,本文针对现有文献对损耗尚停留在定性描述阶段,构造了一个指数形式的新鲜度衰减函数,尝试用新鲜度表征价值损耗,在此基础上定量研究两级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发现,考虑价值损耗的情况下,集中式决策不能使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达成协调。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价值损耗;流通渠道;供应链协调
1 引言
生鲜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在我国消耗量巨大,但管理水平比较低。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蔬菜和水果采摘后平均损耗率高达25%~30%,这种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000亿元,不利于农产品在流通中增值,也影响到农民增收[1]。从价值角度理解,生鲜农产品损耗不仅包括由于空间场地的温度、适度不适,保管不善引起的产品自然物理性变质和顾客对产品进行翻拣、摘除、折断、去皮等实体损耗,还包括流通过程中附带杂质的顺带位移引发的成本投入、水分散失减重、盗窃丢失、信息失真带来的价差、伪劣产品被查封作废,以及相应的垃圾处理、环境保护和市场管理费用等价值性损耗。控制损耗,提高流通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生鲜农产品是一类特殊的变质产品,与饮料、面点、干果、罐头等具有固定生命周期的变质产品相比,具有随机生命周期,销售状况受到新鲜度的影响;产品形状差异大,难以实施标准化包装,人为因素是流通损耗的关键因素。关于变质产品的库存管理及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7年[2]。Nahmias在他的综述中将易变质产品划分为具有随机生命周期的变质产品和具有固定生命周期的变质产品[3],其中研究固定生命周期的变质库存管理居多,尤其以研究变质率为常数的库存补充问题为主流。如Chung和Arcelus分别研究了时间折扣和临时价格折扣下的变质库存模型[4-6];在需求依赖于存货水平的假设下,Hark和Zhou相继研究了基于先进先出和后进先出的变质产品最优订货策略[7-8]。少量文献研究了变质率随时间变化的库存补充问题[9-10],但是至今尚没有文献对具有随机生命周期的变质产品的变质规律进行规范的数学描述,由此损耗控制的定量研究还处于盲区。一些学者已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技术方法引入生鲜农产品的管理领域,提出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如Cai等针对离岸价格商务模式下涉及远距离运输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进行了研究[11],其中没有探索损耗控制策略以及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总的来说,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还局限于对整个或部分供应链进行初步分析、提出问题及给出相应对策,缺少模型分析工具和建立有效供应链的方法论[12]。在我国,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损耗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有文献主要从流通制度、流通模式和冷链物流三个方面对流通问题进行定性描述,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13-15],如黄祖辉等认为生鲜农产品物流链的运作效率由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和物流活动的综合程度决定,其中物流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受到流通制度变迁的影响[13];邓若鸿等将协同商务引入农产品流通领域,将农产品流通划分为生产服务层、流通服务层和消费服务层,提出了农产品的协同服务体系,重点研究了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模式和协同系统的功能结构[14];龚树生等将生鲜产品的冷链物流网络分为单个经济体的冷链物流网络、区域内的冷链物流网络和跨区域的冷链物流网络,分析了三种冷链物流网络的特色和适用范围[15],但上述文献的出发点是完善生鲜农产品流通渠道,其目的是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尚未考虑损耗控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