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供应链管理 > 2009年
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
来源: 时间:2012/11/2 10:11:49 作者:闫高杰
  

[摘 要]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正被供应链的竞争所取代。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使得传统供应链管理开始被重新审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正是符合这一发展趋势。本文从系统的观点、集成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在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三重底线及可持续性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可持续性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过程,明确阐述了基于三重底线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概念、特性和目标,进而探讨了驱动、障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三重底线;可持续性;供应链管理;持久竞争优势

1 引言

    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剧,21世纪的市场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1]。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使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传统供应链管理(SCM)开始被重新审视。“问题奶粉事件”说明了乳品供应链企业经济利润最大化和作为企业公民应负社会责任的割裂,太湖蓝藻连续暴发引起的水污染事件是企业在追求经济目标的过程中不考虑企业行为对自然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因此,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说,必须对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这三重底线进行整体协调,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之中以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正是符合这一趋势。

2 可持续性与供应链管理的融合

2.1 三重底线与可持续性

   (1)三重底线

三重底线(TBL,Triple Bottom Line)[2]由英国Sustain Ability公司总裁John Elkington 于1998年首次提出,其从微观经济的角度阐述为: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满足经济繁荣、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三方面的平衡发展[3]。传统上,利润成为企业经营的底线,企业经营所追求的是利润,是股东的经济利益。三重底线是同时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上所达到的最小的绩效,对过去单一底线经营理念的更新。三重底线要求企业在重视传统的财务资本的同时,还要关注社会的资本(如诚信合作、善待员工和社区和谐等)以及环境的资本(如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和回收循环等)。即三重底线要求企业从单一的利润最大化目标转向经济、社会、环境的三个维度整体目标的最大化。

    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和社会责任三个目标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联系。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环保、承担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正相关的逻辑基础是环保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为企业提供了大量利润,足以补偿其付出的成本,突出表现为可促进企业长期收益的获取。另一方面,经济效益的提高可以提供更多资本让企业及时地开展污染处理和企业绿化等,以便更加全方位参与环保;同时,给社会提供福利和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等,以便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需要[1]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