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送中心的库存起到连接上下游节点,改善客户服务的作用,在现代物流系统中,除了基本库存以外,为了需求的不确定性而准备的安全库存是配送中心库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使得安全库存的管理成为库存管理的难点。本文在分析配送中心库存、安全库存的基础上,引入安全库存系数,建立了安全库存风险模型,从而可以对配送中心安全库存进行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库存 风险 安全库存系数
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物流配送中心起到连接厂商和供应商、客户的作用,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配送中心作为商品周转、分拣、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节点,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完成商品的附加价值,进行配送运输等活动。物流配送中心库存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满意度、企业、供应商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形象,配送中心库存管理的目的是在满足客户服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配送中心库存水平进行控制,力求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库存管理,国内外学者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先后出现各种理论和方法。20世纪60年代以前,库存控制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确定经济订购批量(EOQ)、安全库存、订货点来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但由于没有注意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的差别,采用这种方法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1915年,哈里斯(F.Harris)从极小化订购成本和储存成本两个方面出发,提出了经济批量订购模型。1931年,雷曼德(Raymond)提出了生产批量模型,该模型只适用于单品种、单工序的批量问题,马格(Magee)提出了多品种、单一工序的批量优化模型,解决了生产进度的干涉问题,马克思韦尔(Maxwell)对马格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有能力限制条件下的最优批量模型。20世纪60年代中期,出现了物料需求计划(MRP),较好地解决了相关需求管理的问题。
随着物流管理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目标企业总物流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客户服务水平的最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库存控制要求尽可能从企业总物流成本最小化以及服务水平的最高化出发制定策略,于是出现了一些以库存—运输联合优化或者库存服务水平联合优化为目标的库存策略。
以上所有传统的库存控制方法都是基于一个假设:需求的规律是可以完全被人们掌握的。随着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传统库存控制方法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需求规律不能完全被人们掌握,在供应链中存在需求放大现象。同时,传统的库存管理偏重企业内部生产系统,不能很好地从企业合作角度消除整条供应链上的多余库存。
面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是基于供应链的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快速有效地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并同时实现企业低成本的运营,成为当前众多企业所必须解决的难题。在这种背景下,库存控制技术成为企业面临的难点,并且再次成为管理学界的研究热点,成为了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分析库存和安全库存的基础上,引入安全库存系数,建立了安全库存风险模型,从而可以对配送中心安全库存进行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