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应用运筹学相关理论建立模型量化制造过程柔性对供应链风险的影响,通过计算得出柔性确实可以降低企业风险,并且具有一定的柔性可以达到完全具有柔性相同的效果。此外本文还对比分析了柔性对不同企业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供应链,风险,柔性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大幅减少供应商的数量。然而降低供应链的复杂性也会带来风险,例如:飞利浦芯片厂的大火最终造成爱立信失去了市场。因此企业不应该盲目降低供应链的复杂性,而是应该在柔性与复杂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
本文中的柔性是指替代的柔性。本文从替代性的一个方面:生产过程的柔性,说明了企业只要具有一定量的柔性即可很好的降低风险,而不需要大量投资使整个生产具有完全的柔性。此外,有的企业是对需求不确定,例如汽车行业;有的企业是对生产能力不确定,例如集成电路装配企业[1]。本文从需求和产能的不确定性两方面说明了制造过程的柔性对不同企业具有相同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目前对柔性的界定十分模糊。Kumar(1986)将柔性这种模糊性归于不同的学术研究对柔性关注的侧重点不同。Zelenovic (1982)将柔性定义为有效响应变化的环境的能力[2]。而Newma(1993)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将柔性定义为用于处理不确定性的一种财务工具[3]。Leeuw and Volberda (1996)将柔性看成是一个二维概念[4]。Leslie. K. Duclos等人(2000) 提出了一种供应链柔性的概念式模型。并认为对供应链柔性的一个完整界定应该包括在供应链中所有能成功满足客户需求活动的所需柔性维度[5]。Adrian Mello (2002)将供应链柔性理解为是有能力快速的、代价较少的重构系统[6]。
对于柔性的早期研究重点在制造设备能力上,即人们熟悉的柔性制造系统(FMS)。而且很多学者是在企业的背景下分析柔性。陈荣秋等(1997)提出企业整体柔性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生产系统的柔性,而且还取决于全企业的技术系统、组织管理系统和经营财务系统的柔性,企业整体柔性是这些系统柔性的有机组合[7]。Limc(2002)描述了一个探索灵活的能力与客户满意度之间关系的框架[8]。黄小源(2002)研究了由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组成的柔性供应链的作业优化问题,考虑了制造商对分销商的服务柔性,并建立了供应商作业层模型, 对农机公司柔性供应链作业层进行了优化仿真应用[9]。Dingyu Zhang, Mark A. Vonderembse, Mei Cao (2007) 提出产品概念的灵活性和产品原型的灵活性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包括组合柔性、质量柔性、产量柔性等五个层面[10] 。傅禄忠(2007)结合汽车制造业本身的特点,建立了一个关于汽车制造业的供应链柔性模型[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