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应急物流现状,我国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分析,找出了我国现有应急物流系统的一些不足和缺陷,并对相应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建立了基于供应链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合作,多方共赢,辅以电子信息系统的应急物流体系。对实际物流系统建设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应急物流;供应链; 运作模式;信息平台
我国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国,社会安全卫生事件也时有发生,这对我国应急物流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在众多事件中,我国应急物流体系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缺陷,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将对我国涉及应急物流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应急物流系统加以完善。
[1]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重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及公共安全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 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
应急物流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以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根本目标, 物流的经济效益不再作为一个物流活动的中心目标加以考虑。由于不存在订货与交货的缓冲时间,必须以时间为第一位,以满足应急需求,与普通物流系统相比,应急物流系统在系统目标、设置、设施特性以及配送模式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二者的比较如下表所示
二、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现状及储备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从世界的范围看,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防灾减灾和灾后的重建工作,在应急物流管理等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美国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完备的全国灾害应急计划,并由联邦紧急事务处理部(FEMA)负责统筹所有的防、救灾事务。美国防、救灾工作强调运用高新技术,强调事先预防和模拟演练。联邦紧急事务处理部(FEMA)设有专门的物流管理单位,负责物资储备、预测灾难物资需求、运输路线规划和救灾设施场所的设置等。日本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的特殊性,经常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日本政府非常重视防救灾工作和应急物流管理工作。日本救灾管理的主要做法包括制定灾害运输替代预案、编制救灾物流作业流程、避难场所规划和救灾物资分级、分阶段管理等【2】。德国、法国和澳大利亚等一些发达国家也都拥有较为先进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和较为完备的应急物流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