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立足于对战略环境评价(SEA)的理论基础,应用SEA/PPP综合性框架体系,分析北京奥运物流的规划和运营战略制定和实施。指出承办“绿色奥运”应从政策、规划和计划的根本上进行环境和资源等的控制,而不是事后的补救,并通过建模和求解,示意基于SEA的北京奥运物流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关键词:奥运物流;战略环境评价;绿色奥运
前 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而据专家计算:与奥运直接相关的物流需求量为417.2亿元,与奥运直接相关的商品物流需求量为4.91亿元,与奥运直接相关的废弃物物流需求量为10.8亿元。因此,与奥运会相关的物流需求总量大约为432.91亿元(其中赛前为402.5亿元,赛中为28.21亿元,赛后为2.2亿元)[1]。从中可以看出,北京承诺要成功举办一届“绿色奥运”,奥运物流之绿色物流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中之重。
目前对绿色物流的研究较多,对奥运的绿色物流也有涉及,但大多不够深入,可操作实施性不强。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就提出了节能、节水、减少垃圾、防止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2],重点仅是致力于举办城市的环境保护。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也提及过绿色奥运,但在奥运物流规划中缺乏系统的战略环境评价(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的应用(Efthymis Zagorianakos, 2004)[3]。因此,对奥运绿色物流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概念、特点等表面问题上,应不断深入,具体化、可操作;同时,实现奥运的绿色物流不能尽注重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还应把重点放在政策、计划和规划(Policy、Plan、Program, PPP)上,从源头进行控制。因此,在进行奥运物流规划和运作时,基于战略环境评价(SEA)方法研究奥运绿色物流体系,从而实现绿色奥运将会是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