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尽管条码技术已经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但只能识别一类产品,而无法识别单品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阻碍了供应链的发展。条码是一种要求“可视”的传插技术,即扫描仪必须“看见”条码才能读取它,必须通过一个一个地手动扫描来确认识别产品,所以就无法同时识别多个物品。因而,条码的缺陷和现实的需要就促成了EPC技术的产生。以EPC码和电子标签技术为核心,在互联网上构造的“物物联网”(简称“物联网”)将在全球范围内,从根本上在物品的生产、仓储、配送和销售环节上改善了物品流动的管理监控水平。本文在介绍EPC的基础上,并探讨它为供应链上下所带来的益处。
关键词:EPC;RFID;物联网;供应链
引 言
备受国内外RFID业界关注的我国UHF频段划分问题最近取得突破,2007年4月20日,我国信息产业部发出了《关于发布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试行规定的通知》。根据信息产业部《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规定(试行)》,我国800/900MHz频段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具体使用频率为840-845MHz和920-925MHz,发射功率为2Werp。
我国800/900MHz试行频段的出台将推动EPC Gen 2技术应用步入新的进程,满足我国企业对800/900MHz频段RFID技术研发和应用需求,并与国际相关标准衔接[1]。
在条码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通过对物品进行编码标识的方法实现物品的数字化管理,已经是大大提高了供应链上下游的生产率和效率。但是万物皆有两性,在我们大量应用条码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它的不足之处——条码的信息容量有限,只能识别一种、一类产品,而不能达到精确识别单品的程度。相对来说,条码是“可视”传插技术,即扫描仪必须“看见”条码能读取它;这就要求必须通过一个一个地手动扫描来识别单凭,而且也无法同时识别多个物品。因此,条码技术的缺陷和现实的需要对EPC技术的产生起了催化作用。
在美国,全球零巨头沃尔玛曾表示从2005年1月起,沃尔玛将让他们的前100位主要供应商在他们的货物中放入EPC标签,应用到一个关键配送中心。从2006年1月起,应用到所有配送中心。制造企业如吉列、强生、宝洁以及知名的物流企业如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nited Parcel Service)也都承诺要尽可能将EPC系统引入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随着物流业的发展,EPC技术如同当初的RFID一样,将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并且在RFID界以及物流界掀起一股改革的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