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从促成产业集聚和区域协作角度讨论了物流园区规划方法。文献回顾发现,尽管从各个角度对物流园区规划的理论和技术进行了讨论,但现有方法未能将物流园区放到更广阔的环境加以综合考虑,特别是物流园区与产业集群之间如何实现高度耦合,跨区域物流园区间如何协作等。通过建立7层结构的区域物流系统模型,认为物流园区规划应从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网络、技术、运作规范、制度体系、社会经济结构方面促成产业集聚要素具备。物流园区间应建立公共物流网络,从区域物流需求、供给、产业集聚、物流系统基本结构等四方面统筹规划,包括物流需求分析、产业集群分析、竞争战略分析、功能布局设计、区域网络规划和商业计划。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协作,物流园区,规划
0 引 言
与德、美、日等物流先进国家相较,中国的物流园区呈现了更为强劲的发展势头。至2005年末,各省、市已陆续建成或规划中的物流园区近1000家,主要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内地其他省市也纷纷将物流园区作为开发重点。如西安、合肥、南昌、哈尔滨,乃至地处偏远的青海、陕西省等地。学术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普遍认同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布局、交通环保的积极作用,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如北京市占地约35公顷的华通物流园,2001年建成后一年间未能签订一份商业物流合同,造成巨额资金浪费。再如广州、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均将各自城市定位为国际或区域物流中心,而“珠三角”地区面积不到4.2万km2,人口仅3000多万,如此狭小的地域内,已开工和规划中的物流园区却多达30多处。各城市之间自行其是,缺乏统一规划。据有关统计,国内物流园区闲置率高达60%[1]。
造成以上结果的关键原因是国内物流园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方法。园区规划以政府为主导,基本属于一种“先圈地后招商”模式,资源再配置的市场驱动力薄弱。实质上是一厢情愿的“政府物流热”。如何遵循市场规律,通过物流园区规划真正实现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对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中国物流业具有战略意义。本文将从促成区域产业集聚和区域协作角度,建构起基于区域产业集聚和区域协作的物流园区规划方法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