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产品是一种技术含量高、寿命周期短、更新速度快的产品,我国已经成为家电及电子产品的生产、消费大国。从国内外逆向物流、生态效益的基本理念,概括了国内电子产品逆向物流企业现状,分析生态效益在其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提出具体的生态效益指标,以评价电子产品逆向物流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效益。探讨了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生态效益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与评价方法,并分析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的过程。以某企业A进行生态效益指标评价的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生态效益评价体系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电子产品,逆向物流,层次分析法,生态效益指标体系
一、绪论
(一)逆向物流的定义
学术界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有多种。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对逆向物流的定义为:“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Dale S.Rogers和Ronald Tibben-Lembke在1999年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是“对高效且高成本效率的从消费点到起源点的物料、再制品库存、成品和相关信息的流动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以达到重新获取利润或恰当处理的目的[1]。”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可以看到从使用过的包装到处理过的电脑设备,从未售商品的退货到机械零件的回收等,都可以归入逆向物流的范畴。
(二)生态效益指标
生态效益的重点,既然是竞争力的提升与商机的辨识,那么如何将环境绩效反应在公司的财务绩效上,用以呈现公司的资源生产力,便成为公司推动生态效益的一项要务。
在2002年8月公布的新版全球永续性报告协会(GRI) 的报告纲领中,就绩效指标作了简介。其中比值型的指标有三种:(1)生产力/效益比值(productivity/efficiency ratio);(2)强度比值(intensity ratio) ;(3)百分比(percentage) 。
其中生产力/效率比值系采用「价值对冲击」的比值,数值愈大表示绩效及效益更好,在GRI 所制订的纲领中即特别提到WBCSD 所制定的生态效益指标。
GRI推荐的生产力/效益比值包括:1.劳工生产力( 如单位员工的营收);2.资源生产力(如单位能源消耗的销售额,单位原料投入的GDP) ;3.制程生态效益(如单位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