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我国生产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前后两个方向分析了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形成了一个以生产制造企业内部物料控制中心为核心,集供应商联盟和客户联盟为一体的集成化物流管理系统,并探讨了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控制中心的物理结构和功能模块。文章指出:尽管在生产制造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生产制造企业适应不同的物流模式,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各生产制造企业均要向物流外包这一模式转型。
关键词: 生产制造; 物流; 外包
前言
物流一词进入我国,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生产制造企业在此之前,对于原料和产成品等的搬运、运输、包装、存储等过程,主要由两种渠道来执行:一方面按照国家计划分配,在各省、市、县的储运中心、仓储中心、运输、货运等机构来执行;另一方面则根据企业自身需要,企业设置相关机构,如车队、仓库、加工厂等来完成。进入21世纪,我国生产制造企业逐步开始重视物流的运作,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由于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在我国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非常大,因此针对我国的生产制造企业,切实有效地实施现代物流运行模式,对于制造企业发展、专业物流公司经营、各物流研究机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生产制造企业与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Modern logistics )是相对于传统物流而言的。它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1]。中国六部委(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民航总局)于2001 年3 月在“加快物流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是这样表述的:“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从世界各国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运作发展过程来看,生产制造企业的物流发展经历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未明确物流功能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指在"物流"观念确立之前,我国生产制造企业的普遍状况。这个阶段没有具体的物流观念,物流的实际活动分散在企业不同部门和不同的领域,各自独立运作,之间也就缺乏能动的衔接,仅按照现代物流的部分功能运作如采购、运输、存储、包装等。
第二阶段是物流功能集合阶段。该阶段,企业确立物流观念,能够从系统物流观念出发,尽量将组成物流系统各项功能进行集合,并确认企业各项物流活动及物流成本的发生。
第三阶段是成熟阶段。企业能够集合物流各子功能的组织化阶段。从供应链的整体物流观念改进企业生产流程,增加企业生产和物流各环节的衔接准确性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和物流成本等方面发挥效用,能够根据形式和环境决定是否成立新的物流部门,综合管理和运作企业内部的物流事宜,组织和推进企业生产物流。
我国生产制造企业物流运作目前处于第二阶段,针对这一阶段特点,综合分析,多数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1) 物流设施机构布局不够合理
从我国大多数生产制造企业的整体布局分析,我国许多上世纪90年代前建成的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及生产设施布局等方面未从物流角度进行分析,以至目前各工序间的衔接性不符合现代物流要求,厂内交叉物流现象比较严重,各物流设施机构(如仓库、运输车队、运输路线等)只从生产角度进行安排和设计。从现代物流角度分析,这些设施和机构的布局虽然简化了生产,却同时增加了生产物流成本,对于整体供应链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传统运作方式与现代物流需求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