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管理 > 2009年
基于最小回收费用的废旧轮胎逆向物流 配流研究
来源: 时间:2012/11/2 16:54:33 作者:纪寿文 韩向雨 卫振林
  

摘 要: 目前,我国对废旧轮胎的回收率较低,因此采取有力措施来加强回收利用,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考虑废旧轮胎逆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费用、运输费用、加工处理费用的总费用最小的条件下,对回收站、处理厂的配流问题进行建模和算法研究,并在Visual Studio 2005 环境下应用C#语言编程进行计算机求解,为相关部门的决策者提供了相关辅助。

关键词:废旧轮胎 逆向物流网络节点 网络建模 配流

0 引言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轮胎的使用量、废旧轮胎生成量迅猛增加,采取科学的、有效的措施做好轮胎的逆向物流工作,加强对废旧轮胎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能够节约橡胶资源,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对环境保护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废旧轮胎回收利用,除了健全法规法律加大监管力度[1]、建立废旧轮胎收费补偿机制[2]、对回收利用企业提供税收、补助等优惠政策[3]外,科学的对回收环节和加工处理环节中回收站、处理厂的设置、以及其间的轮胎配流问题进行研究也至关重要。

1 建模构建

1.1建模思想

根据分散的废旧轮胎回收站点和分散的处理厂建成的较为分散的网络结构。这里把回收站点视为废旧轮胎回收网络的供应方。回收站点的产品无论质量等级、轮胎类型,经过分类后,均要送到废旧轮胎处理厂。在这部分废旧轮胎中,有些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同时,另一部分经过处理厂加工处理的新产品最终又都要运送到用户。如图1所示:此结构具有废旧轮胎供应链上游发散、下游集聚的特点。上游发散可以对轮胎的回收快速反应,节省物流环节、提高服务水平。下游集聚可以发挥废旧轮胎处理的规模效应,采用较高的技术水平,对产品进行深入加工处理,充分挖掘废旧轮胎在利用价值。

在这个过程当中,涉及到回收站点、处理厂选址和配流问题。本模型在综合考虑建处理厂、建回收站点、加工处理费用和运输费用的基础上,不考虑回收站、处理厂间的竞争关系,假设处理厂所得废旧轮胎中可直接利用的比例相等,非固定成本经折算只与收购量、处理量有关,来解决设施选址和配流问题。如图2所示。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