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工制造业的持续繁荣,为海金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海金物流实现了从货运代理企业到集成化精益物流供应商的跃变,其发展历程既是一个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又是一个服务能力积累和提升的过程,但更是一个物流服务持续创新的过程。本案例主要研究了海金物流的发展背景及其创新发展历程,揭示了海金物流的成功之道,即清晰的战略定位,坚实的战略支撑,资源的高效整合和运营,共赢共生的供应链深度合作以及独特的赢利模式。
[关键词] 物流创新 发展 增值服务 合作 供应商管理库存
一、海金创新发展的背景分析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工制造业的持续繁荣,为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海金物流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一家货运代理企业向集成化精益物流供应商的跃变。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加工制造业的发展状况将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理解海金物流的创新发展模式。
1、中国加工制造业迅速壮大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尤其是加工制造业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成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吸收就业人口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进程。1998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1671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3%;2005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51748.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8.4%。另据报道指出,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跻身世界三甲行列,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这种大规模扩张背后的动力源于中国加工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产品消费市场。这些比较优势促使中国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大批外资企业纷纷来此建厂,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主要的产品加工制造基地,甚至有人指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或“世界制造中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加工制造业的迅速壮大是孕育海金物流的土壤,进一步讲,大批组装加工企业的发展困境激发了海金物流的最初灵感,他们的存在也为海金物流提供了实践的对象。
2、加工制造企业普遍面临存储空间不足问题
中国的加工制造企业大多采用按单生产方式,企业中常常要保存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和生产工具等物资,占据了企业一定的生产和存储空间。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空间短缺压力便逐渐显现出来,直接引发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难题。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企业不可能无限扩张生产车间和仓库、堆场的面积,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对其管理以达到最高的效率,于是,加工制造企业开始寻找物流企业来提供库存空间和储运管理。
3、加工制造企业面临日益严峻的成本竞争压力
加工制造业具有大批量和标准化的特点,行业内的竞争主要体现为成本竞争,企业赢得竞争和赚取利润的关键在于成本的降低。然而,中国加工制造企业拥有的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一比较优势并不具有持续性,来自能够提供更为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的挑战已经初见端倪。如何让中国加工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得以持续,进而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优势地位呢?从生产过程来看,物流被称为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
但对于加工制造企业来说,往往缺少物流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能力积累,有限的仓储空间、低效的库存管理以及经常性、小批量、多品种的运输作业等使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成本压力,因此加工制造企业只有借助物流业务外包和强化供应链管理,由物流企业承担企业物流管理、优化供应链的职责,从而促进了作业效率的提升和利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