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融危机的到来,给中国的许多企业带来了重伤,长三角的物流企业也深受其害。本文简单分析了金融危机给长三角物流企业造成的影响,重点探析了企业在这种形式下发展的对策,希望能给物流企业以帮助。
关键词:金融危机;物流企业;影响;对策
美国金融危机突如其来,短短几个月竟发展成燎原之势,2008年多个国家经济创纪录衰退,有人将之与1929年经济大萧条相比,形容为“百年不遇”,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更加严峻,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干事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所说,发达经济体将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长将减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也未能幸免,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二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按GDP增长率讲,2008年11月份5.4%的工业增加值,增幅低于市场预期,从这一数据看GDP已经开始加速下滑,回落到5%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有些材料说,中国的GDP增长率只在1989年至1990年间出现过这样低的增长速度;更令人担忧的是,GDP增长率从11.2%下降到5%的水平,只花了10个月的时间,下降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为近二十年来仅见。而且,加速下滑的态势目前为止并无停止的迹象。整体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出口订单减少,很多企业陷入困境,物流业也饱受冲击。
正如一家做了二十多年的新加坡物流公司说,“整个物流业的大起大落都经历过,就是从来没有看到行情像现在这么糟糕的!在目前这种经济不景气业务量锐减的背景下,企业亟须资金的支持,资金链一断,就基本活不下去了。国际物流业的寒潮来临了。”长三角的物流企业也深有感触。
一、长三角物流发展环境简介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的简称,它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里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地区,该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方便,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落。它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宁波等15个城市。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0 多家在长三角投资,一些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也已转移到长三角落户。长三角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奠定了该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基础。目前,中远、中海、中外运、中储和中集等物流集团都已经在长三角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物流业务不断扩大;联合包裹(UPS)、马士基、联邦快递(FedEx)、日本通用株式会社、佐川急便和荷兰天地快运(TNT)等国际物流巨头先后进驻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宁波等城市,抢占其拓展中国物流业务的桥头堡。长三角地区大物流圈体系已基本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约150公里半径区域,包括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和湖州等城市的上海物流圈;以南京为中心,包括镇江、扬州、常州和泰兴等城市的南京物流圈和以杭州为中心,包括宁波、绍兴、舟山等城市的杭州物流圈等三个物流圈。
在长三角地区,已建成和在规划中的物流园区有60 多个,几乎是珠三角园区规划的2 倍,这个数字占全国目前规划建设中的物流园区的1/ 5强。有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仅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就有35 个,其中包括19 个沿海港口、10 个内河港口、5 个航空港和1 个国际临时铁路口岸。对于被全球称之为“朝阳产业”的现代物流业来说,长江三角洲无疑将成为其发展壮大的沃土。
二、金融危机对长三角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
虽然长三角地区是块沃土,是全国最大的外贸出口基地,是外资企业高度集中的地区,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外资企业也纷纷减产、减单、裁员,甚至关闭,没有了往日的繁忙,这必然对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企业带来极大的影响。
1、港口业。“长三角物流业最大优势是港口。”比如上海港,原本制定了2008年完成3000万标箱的吞吐量目标,但08年10月底,上海港宣布无法完成这个目标,预计集装箱吞吐量只能达到2850标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上海港20%都是中美航线,对欧洲市场的出口也自7月份以来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