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为适应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本文根据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设情况,通过对《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教学探索,研究《物流信息管理》课程理论与实验教学的模式与内容,提出课堂教学指导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完善、补充课堂教学的教研思路。
[关键字] 物流信息管理 课程研究 安徽大学
0 引言
现代物流信息管理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管理项目,内容涉及物流理论与运作,信息系统理论与开发处理技术,数据交换技术,数据自动识别与采集技术,运筹与优化理论,采购、生产、分销、国际贸易、供应链管理等理论。
物流信息管理就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完成物流过程中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交换, 实现物流信息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物流在中国逐渐由单一、原始走向多元化、结构化、信息化,研究物流信息管理对我国企业实现供应链管理、快步迈向国际市场、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生存和竞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物流信息管理》是安徽大学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从信息管理视角向学生阐释物流与物流管理。
1.课程的定位
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自2003年开设以来,一直在不断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反复的研究与探讨。特别是对物流信息管理这门课程,教学的学期、内容、对象都有较大的变动。2003级、2004级学生是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物流信息管理这门课程的,旨在使学生理解物流的七项基本功能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物流信息加以收集、处理、存储、传递、利用,从而将物流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系统的观点去看待物流,让学生了解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务行业。在物流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贯穿于各个环节之中,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和业务操作等工作都需要各种知识和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教学计划中为什么开设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等相关课程,使学生清楚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不仅要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也充分体现学校本科生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尽管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评价为优秀(安徽大学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但发现由于大一的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太少,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较多,主动参与教学的能力较低,不能从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去进一步理解物流信息管理的内涵,教师的教学思路经过教学实践也逐渐清晰,认为这门课程放在相关课程学习之后再开设,可让学生从一定的高度去较深层次的理解课程的知识体系,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进行了教学计划的调整,将课程设置在第三学年学习,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