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采取环境友好的物流策略提供一套实践操作性强的逆向物流管理方法,从成本分析的角度构建了企业逆向物流系统。通过对逆向物流各环节成本发生动因进行分析,提出回流物品的不同资源化选择方法,设计出分层次集中式回流物品处理中心和逆向物流系统的概念化模型。分析逆向物流系统的结构特征,建立了逆向物流系统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逆向物流;逆向物流系统;概念化模型;结构特征;
1 逆向物流产生背景和内涵
21世纪是变革的时代,也是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随着“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退货处理和废旧物品的重新利用。在欧洲,1994年纸品的再生量达到了2,770万吨,年增长率大约为7%,纸品回收率占总消费量的43%;玻璃的再生量达到700万吨,年增长率大约为10%,再生率占总消费量的60%(1997年欧洲统计年鉴)。美国的消费电子业,每年的退货额超过150 亿美元,1999年,美国逆向物流委员会的专项调查表明,当年美国各企业逆向物流的成本超过了350亿美元。不难发现,在以上重新利用回流物品中产生了一种从消费者回到生产商的新型物流,这种与供应链传统物流方向相反的物流就是最近受到广泛关注的所谓“逆向物流(Reverse Logistics)”[1-2] 。
国外学者及研究机构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给逆向物流下的一个正式的定义是:逆向物流是对原材料、加工库存品、产成品,从消费地到起始地的相关信息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流动而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2]。
逆向物流的内涵及分类标准可以从逆向物流的对象、流动目的和活动构成等方面来说明:(1)从流动对象看,逆向物流是产品、产品运输容器、包装材料及相关信息,从它们的最终目的地沿供应链渠道的“反向”流动过程;(2)从流动的目的看,逆向物流是为了重新获得废弃产品或有缺陷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对最终废弃物进行正确处置;(3)从物流活动构成看,为实现逆向物流的目的,逆向物流应该包括对产品或包装物的回收、重用、翻新、改制、再生循环和垃圾填埋等形式。
逆向物流管理对企业的影响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逆向物流可以提高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赢得顾客的信任并提高其忠诚度。(2)逆向物流能降低企业物料成本,增加利润。(3)逆向物流促使企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并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约束性标准[3]。
2 逆向物流成本发生流程分析
我国的物流成本约占GDP产值的25%。在劳动力成本、物流资源成本、设备成本均效率相对不高的情况下,供应链中显然会产生巨大的隐含成本,这其中除了库存成本的因素之外,导致成本畸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反向物流成本。下面就以家电产品为例对逆向物流成本的发生流程做一分析:
第一步,回流物品的资源化选择可分为以产品回收为特点的再制造和以材料回收为特点的再循环[4],其中因再制造能够最大化回收原产品的附加值,是最优化的资源化形式。不同的资源化选择方式对逆向物流的要求不同,其中,再制造要求物流中保证末端产品的完好性,如对家电产品因非合同原因或个别配件不合格引发的商品退回,就会对回流产品有很高的包装要求;另一方面,对于废旧家电的再循环则需要尽量减少末端产品的运输体积和运输成本,可以预先根据材料的各种形状进行必要的拆解分类并建立低成本的运输通道。
第二步,末端产品在用户认定报废后,通过用户运送或者收购人员(企业员工或第三方物流企业)收集的形式被运送到收集点。根据产品的品质情况和法规规定,采用不同的计费方式。例如报废家电由用户将其送到最近的回收处理中心,或企业上门去取(收费服务)。然后经评估师评估,决定由谁出钱:家电情况好一些的,企业给用户付钱,有些家电两不付,而有些家电要用户出钱(污染者付费原则)。
第三步,对末端产品的品质进行评估,并根据目前末端处理水平,对其处理方式进行初步的评价。首先决定该家电产品是否具有可再制造性,如有,则对末端产品进行合适的包装和储存;如不具有再制造价值,则评估其是否具有可再循环性,如果有,则进行必要的拆卸、分类,减少产品体积,明确运送目的,将相同材料的零件包装后储存;如不具备资源化价值,则直接进入环保处理。末端产品形成批量后,根据资源化工厂的需求情况,及时运输,以保证资源化工厂生产中对末端产品的需求,这里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根据适当的成本动因对相应的作业成本进行计算和归集。具体操作过程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