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国外物流教育的现状和教育体系,分析了我国物流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外物流教育的理念和模式对发展我国物流教育有一定的启示,据此提出了发展我国物流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外物流教育;中国物流教育;启示;对策建议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急剧变革,教育思想和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观念来指导物流教学改革实践已成为—种共识。要实现我国物流的现代化,物流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而物流人才的培养,实际上就是物流科学的教育问题。物流教育的变化首先必须是物流教育思想的转变。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过去仅注重知识的传播的那种教学思想必然让位于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新教学思想,将来的物流教育将侧重于对学生包括自学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应地,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也将围绕教学思想的现代化做出调整。由于国外物流教育起步较早,其物流教育的理念对发展我国物流教育有一定的启发。
1 国际物流高等教育现状
物流是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存在的,早在半个世纪以前,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意义。很早以前美国和德国的企业就已经普遍认识到物流是形成企业差别,创造客户价值的一种方法。如今,德国的物流体系已相当完善,美国的供应链管理意识更为超前,实现最佳的物流运作已成为最激动人心和最富挑战意义的作业领域之一。物流涉及到信息、运输、存货、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求操作人员能有这方面的集成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物流管理也成了一种既有挑战性又有价值的职业。
1.1 美国物流教育体系
目前,美国有约五十所大学设置了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部分设置了物流的研究生教育。如:麻省理工学院、西北大学、奥尔良州立大学等都是开设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课程的知名学府,并提供学士、硕士及博士课程[2]。同时,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培训体系,包括建立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要求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除去正规学历教育外,针对物流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指导下,还建立了美国物流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若干职位。在美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中,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物流人才需求的推动下,美国已经形成系统的物流教育体系与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
1.2 日本物流教育体系
在日本许多大学都设有物流专业,许多大企业也都设有专门的物流研究、咨询、培训机构。物流教育和培训已形成体系,有效地解决了物流人才培养问题。日本许多大学均开设有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其中以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流通经济大学等最为著名。日本的一些大型物流企业,如日本通运、山九株式会社等都非常重视物流人才教育,并为中国进行过物流人才培训。日本的物流协会一直协助政府开展物流调查,进行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等工作。日本物流系统协会也一直开办“物流管理士”、“国际物流管理士”等资格培训班、研修班[1]。在物流教育中,注重实践性。物流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课堂上是讲不了物流的,应该更多地结合物流现场、环境,结合物流设备的技术开展物流教学。
1.3 英国的物流教育体系
英国目前有许多知名大学设有物流专业,如:利兹大学、卡的夫大学、华威大学、赫瑞华特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都设置了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部分院校还有研究生教育。英国的物流高等教育已被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认可,其中不少课程颇具特色,如供应链管理、采购及供应链管理、制造设计及控制、物流及运输管理、供应链应用及政策等。在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体制方面,英国实行ILT物流认证体系[2]。ILT认证是英国皇家物流与运输学会(Institute of Logistics and Transport,简称ILT)推出的物流和运输认证,其标准及相应的培训课程被欧洲、北美、亚洲、大洋洲和非洲的众多国家广泛采用,例如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中国香港特区、南非等。
1.4 德国的物流教育体系
德国的物流发展与其强大的工业制造产业有密切关系,目前已有多所大学开设有物流专业,如:多特蒙德大学、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汉诺威大学、杜伊斯堡大学[3]。德国物流教育有两种彼此竞争的趋向:一种是提倡通才教育,另一种则倡导提高专门化能力。近年的改革趋于在两者之间寻找一种平衡,不仅创办高水平的专业,而且也提高各行业的交叉性。除了在不同职业之间的交叉重叠,也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如交际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这些能力不仅更好地满足雇主对熟练工人的需求,也有助于年轻人独立工作,更富有开拓性。年轻人注重关键能力会使他们在未来就业中学会如何推销自己,珍惜就业机会。德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和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们在探索德国科学技术与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时发现,德国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和发达的教育是促成该国强盛的关键所在。德国的学生一方面在学校接受教育,一方面在企业接受培训,这种形式的学习被人们称为“双元制”,它被人们称为德国高等教育的秘密武器。有关资料表明,在整个实训与实习中,德国人十分强调养成严格的规范化的操作习惯,实习中学生以正式工人的面目出现,不搞见习、参观,即不搞模拟性的所谓生产实习,而是必须生产出真实的合格产品。由于严格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
2 国内物流高等教育现状
2.1 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不能满足物流发展的需求
随着物流业需求的不断增加,物流现代化已是必然的趋势。而如果想更好的发展现代物流,只有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要求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要跟上时代的节奏,真正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关键是要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人才队伍。当大家开始重视物流,想努力发展物流的时候,人才的严重匮乏显现出来。物流是一门综合的交叉学科,它涉及机械、电子、材料、控制、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知识。物流管理者应是工程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我国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物流研究等都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这就造成了目前中国的物流人才培养与中国物流的发展速度极不相符,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层次偏低,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物流管理和技术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物流人才总量与需求量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目前我国企业有1000多万家,而真正利用现代物流管理方法整合企业管理流程的还不到1万家。今后需要培养和引进大量的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才能真正使我国现代物流得以顺利发展。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物流人才的总量缺口很大,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国家12类紧缺人才之一,尤其对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每年都以15%的速度增长。目前物流从业人员拥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仅占20%左右,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从事物流行业的人中90%以上有学士学位。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提供的相关培训教育渠道太少。目前现有的国内大专院校,开设物流专业本科课程的院校约占院校总数的百分之十左右,具有硕士和博士文凭授予权的院校更少。而且在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与安排等方面无法和先进的国际物流教育水平相提并论。这就从根本上制约着中国物流发展的速度和进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