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流是将国民经济转化为军事战斗力的桥梁和纽带,是支援战争、保障军事行动胜利的重要前提。物流资源决定着物流能力的大小和物流水平的高低,而物流资源动员则决定着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效果。本文从地方物流资源动员的内涵着手,分析了其重大意义,总结归纳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提高地方物流资源动员效益的方法举措进行了探析。
关键字:地方物流资源 动员 模式
1 引言
军事物流是指用于军事目的的各种物质资料,从供给地向军事消费地流转的活动及其过程,是保障军事活动顺利开展和实施的保障和基础。我军军事物流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基本解决了过去资源匮乏、设施不足、编制不够的矛盾,逐渐成为我军一支有规模、有能力、有水平的后勤保障主要力量,但是离信息化战争的要求还存在一些距离。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部分物流资源比较缺乏,特别是一些平时应用较少、战(或应急)时需求极大的物流资源,如配送中心、运程投送工具等。这些物流资源如果采取传统的专门建设和使用思路,显然会造成很大的浪费。事实上,根据物流结合部理论,军事物流与地方物流系统之间存在许多相互交错、相互包容、相互结合的结合部,对这部分物流资源可采取平时地方建设与经营和战时军队对其动员调用的战略,即地方物流资源动员战略。地方物流资源动员是指战时国家在物流业领域改组管理体制,实行战时政策,控制物流秩序和流向,从而保障战争和社会对“物”的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质是围绕军用物资(包括军事专用物资和军民通用物资)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所进行的统筹安排、优化调度和全面管理的过程,包括运输资源、仓储资源、配送资源、物流技术资源、物流人力资源、物流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动员[1],是充分利用地方物流资源增强军事物流保障能力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并被近几次战争所证明。上世纪80年代的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政府紧急征用大量的商船运送作战物资,并最大限度动员美国等盟友向其提供导弹、弹药、燃料等,有力保障了英军。90年代的海湾战争以及21世纪的伊拉克战争,美国通过积极的外交手段和丰厚的经济报酬,大量租用有关国家甚至是反战国的运输力量,形成建制运力和民用运力的合理搭配,实现运输保障的高度社会化,确保了物资的“实时、适地、适量”补给[2]。实践证明,积极动员地方物流资源,对提高军事物流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2 当前地方物流资源动员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物流资源动员理论研究不深入
从物流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看,我国较其它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我国相关学者对物流资源的动员研究比较少,且大都从宏观上和就某一方面进行论述,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经查阅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相关资料,物流资源动员方面公开发表的论文非常少。2005年,王梓薇发表了《灾害应急中的国防资源动员研究》论文;2008年,唐平舟、王钇、陈燕发表了《军事物流对国民经济动员物流建设的启示》论文;张纪海发表了《动员型物流中心构建原则及思路》论文;2009年,宋菲发表了《应急资源与应战资源共享共用初探》论文。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目前对物流资源动员的研究都处于较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