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本质安全的起源及国内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应用现状结合我国本质安全建设背景,谈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通过本质安全文化、理念、意义的论述,重塑做好安全工作的信心。结合公司特点及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构想及建议。
关键词:本质安全 风险预控 安全文化
一、本质安全的起源
“本质安全”一词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与集团公司推广的“重点装备航空器式管理模式”理论基础同出一辙,是师兄弟),其核心是加强预控。
狭义的本质安全:是指设备和环境(硬件)的本质安全特性,具有失误安全功能和故障安全功能。
广义的本质安全:强调通过追求企业生产流程中人、机、环境、管理等诸要素的安全可靠及和谐统一,使各种危害因素始终处于受控制状态,进而逐步趋近本质型、恒久型安全目标。
二、国内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应用现状
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预控管理3个阶段。预控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其基本原理是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以管理潜在危险源来控制事故,从而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目标。
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风险预控安全管理方法较多,如由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NOSA)五星安全管理体系(强调人本化管理)、南非安瑞康国际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IRCA)的风险管理方法、美国的万全管理体系及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健康安(OHSMS)管理体系。这些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都采用基于风险的预控管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但基于我国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这些系统在我国普遍推广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急需建立一套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
三、我国本质安全建设背景及现状
我国资源结构特点是以煤炭为主,煤矿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和好的做法,如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系统评价、安全管理的五要素等,但从全局上还没有本质性的改观。
2006年6月份,国家七部委、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煤矿行业采取措施,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国家局联合有关企业、院校、科研单位进行课题攻关,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建立以风险预控为核心,涵盖煤矿设计、建设、生产管理全过程,适合全国煤矿特点的动态闭环安全管理体系。决定将该课题首先在神华集团神东公司上湾煤矿和徐矿集团权台煤矿进行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