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物流行业中,一些传统的物流业务,如仓储、运输等,其利润率已越来越低,而且很难进一步提高。近年来,物流金融服务这一新型业务在物流行业中异军突起,日益成为物流行业的一个主要利润来源之一。尽管物流金融带来可观的效益,但是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要面临诸多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谨慎地评估物流金融风险,并科学地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本文将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的典型案例入手,分析其存在的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业 物流金融 问题 对策
物流金融从广义上讲就是面向物流运营的全过程,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实施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整合,组织和调节供应链运作过程中货币资金的运动,从而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的一系列经营活动。从狭义上讲,物流金融就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和融资服务。目前,典型的物流金融服务有代客结算模式、仓单质押模式和保兑仓模式三种。物流业与金融业的有机结合,是现代物流业与金融业共同创新的结果。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互为商机。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不仅可以减少客户交易成本,对金融机构而言则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成为客户与金融机构的“粘结剂”,而且成为物流企业的重要的业务模式。但是,物流企业在开展物流金融报务时,也面临着种种风险。
一、我国目前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典型案例
1、质押融资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储股份(以下简称“中储”)是一个国有传统仓储型企业,企业1962年成立,从1999年开始和12家银行进行合作开展质押监管业务,到了2003年,中储(集团)全公司有20家单位开展了此项业务,比2002年增加了9家;质押监管的额度突破了18.7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质押产品期末库存数量占整个公司期末库存的22%,相对2002年底增长了61%,产品涉及黑色有色金属、建材、食品、家电、汽车、纸张、煤炭、化工等九大类。质押监管的客户有200多家[14]。2004年质押监管业务收入增加255万元,利润增加了174万元。2005年质押监管业务发展迅速,总质押量260万吨,质押监管收入875万元,同比增加243.14%。预计,2006年质押融资规模达可达100亿元。
2、供应链金融使银行与物流业双赢。深发展银行通过非核心服务外包、优势互补,在物流金融平台上实现了企业、物流公司和银行多赢的局面。据了解,自2005年深发展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和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签署了总对总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已有数百家企业分享到了物流金融平台的融资便利与物流增值,截止到2006年9月末,三家合作物流公司从中新增物流与货押监管货值累计将近500亿元。专家认为,深发展非核心业务外包,必将使其供应链金融业务更加成熟,为供应链融资带来更多便利。据了解,供应链金融,是深圳发展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市场迫切需求,基于对产业供应链结构特点及商品交易细节的把握,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或单笔商品交易的自偿程度,对供应链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的全面金融服务。自2003年正式推出此服务以来,深发展已经成功帮助数千家中小商贸企业和生产制造企业实现了快速增长。
2006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外运集团在北京签署了《物流金融战略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双方在物流金融领域的全面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物流监管与商品融资、物流结算、物流保理、物流担保和客户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共同研发新型产品,联结双方的服务平台,延伸客户服务范围,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增值服务。此外,双方还在框架协议项下签订了《商品融资专项合作协议》,共同为客户提供原材料及产成品库存、在途货物的融资。
3、质押仓单助三方协作发展。而在厦门,厦门交行与中远物流、福建三宝钢铁也在近期签订了一份三方业务合作协议。据了解,此次银行、物流、企业三方合作的模式是:三宝钢铁将钢材存放在中远物流的仓库,后者监管这些钢材,并向交行出具“质押仓单”,交行凭着这些仓单向三宝公司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用于企业采购原材料。与以往的银企合作不同,银行引入了物流公司作为“中间商”。据厦门交行副行长黄炳龙介绍,银行将根据企业入库货物的总值,核定一个贷款额度,而物流公司所要负责的,就是通过仓库管理软件,监控这些货物的总量——货物有进有出,型号也在发生变化,但只要总值不变就可以。这样,银行控制了风险,物流公司得到了业务,企业贷到了款,三方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