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技术与工程 > 2009年
数字化拣选作业系统开发
来源: 时间:2012/11/3 9:59:38 作者:李俊韬 刘丙午 霍灵瑜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物流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很多企业和地区都建立了物流中心,根据资料统计,仓储运作作业成本相当于总成本的80%左右,造成成本过高的原因在于仓库作业多由人工处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根据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可知,成功的仓储管理系统都具有先进的拣选系统【1,2】。先进的物流拣选系统是提高配送中心作业效率的基础,也是现代化物流的重要标志。因此数字化的拣选系统也成为了国内外研究重点。

本文提出了支持Put技术和Pick技术的低成本数字化拣选系统,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化拣选系统架构、数字化拣选车、电子标签设备及拣选作业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我国拣选作业的需求,特别是针对品种繁多、占用空间不大的小货品,采用数字化拣选系统可以实现无差错的手工拣选操作。

一、系统框架

 

数字化拣选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模块、数字化拣选车、电子标签、信息采集设备(射频卡、条码扫描器、读卡器等)、打印机设备等。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主控机系统安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其它操作系统,其中主控机通过显控设备与电子标签通信,其通信是双向的。同时主控机与整个ERP系统有接口,能够得到ERP系统的订单信息。

数字化拣选车安装有车载计算机,由于数字化拣选车活动范围很大,有可能在仓库中的各个位置,必须保证和主控机的通讯。因此,系统的网络架构中,必须保证所安装的AP点能够覆盖整个仓储中心全部的无限信号。考虑到仓储中心面积比较大,并有不同的楼层,对仓储中心的无线信号需要多个AP点的组合,做到信号的完全覆盖,同时,相临AP之间的信号互为冗余备份。车载移动终端实时的与主控机进行数据交换,数据通过网络进行双向传输,所有的数据都依TCP/IP通讯协议进行传输。因此实时性很好,在移动终端上的操作能及时的进入主数据库中。由于具有完整的数据接口,避免了不必要的数据输入和由此造成的错误,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电子标签辅助拣选是当前倡导的自动化物流系统无纸化作业的基础技术,其原理是在每一个货位安装电子标签,计算机通过无线和有线网络将订单信息传输到电子标签和物流车载终端设备,拣货人员根据物流车终端显示的货品数量进行拣选,拣完货后按确认电子标签按钮即完成工作。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