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应急物资的需求量预测是应急物流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地震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本文通过对地震灾区应急物资需求问题与经典安全库存理论进行类比,同时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种基于存活人口数和经典的安全库存理论的地震灾区消耗性应急物资需求量预测模型。此外,本文对5.12地震中四川省北川县在地震发生后前3天(72小时内)对饮用水和面包的需求量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充分证实了模型的实用性。
关键词:应急物流;地震;存活人口;安全库存;消耗性应急物资;需求量预测;
1研究背景
2008年7月21日,大公报一篇名为《甘肃陇南震灾区矿泉水过剩帐篷仍缺》的文章报道了这样一个问题:由于没有充分估计到灾区的需求,甘肃省救灾专用帐篷仅分配到1800顶,远远不能满足灾区的需要。然而,尽管甘肃灾区的地表水源在地震后并没有遭到污染,灾区群众实际需要饮用水的情况不是十分迫切,但省内外还是仍有大量的矿泉水运往当地,从而导致矿泉水供应过剩。
经过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除了应急物资的战略储备不力、应急物资的筹措、采购不力、道路或通信等基础设施损坏等不可抗力阻碍了运输以及信息沟通等原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预测到灾区对各类应急物资的需求量,导致最紧急的应急资源没有分配给最需要救助地区的群众。具体表现为:(1)没有考虑到灾区对物资种类和数量的实际需求;(2)不需要的物资被源源不断送来,需要的物资却总是分配不到;(3)出现短缺与积压并存的矛盾现象。由此带来的后果可能包括:(1)资源短缺、人心惶惶;(2)群体性冲突、社会秩序动乱;(3)因灾非直接死亡人数剧增;(4)人道主义危机。基于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应急物资需求量的预测问题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
应急物资的需求量预测问题是应急物流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应急物流有以下特点:(1)紧急性。客观上要求应急资源调度决策和组织管理快速、有效;(2)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可预见,而且很难预测其发展和波及范围;(3)弱经济性。尽可能控制事态蔓延、减少人员损失、减轻灾民痛苦、尽快恢复社会秩序等非经济目标往往是应急资源调度的最重要目标,而成本、效益等经济目标不再是问题的主要目标。(4)资源有限。在短时间内通常不能完全满足对应急资源和救援人员的需求。
由于应急物流的复杂性,导致应急物资的需求量预测与一般的需求预测在考虑的因素、模型的构建等方面都存在许多的不同,再加上涉及到灾害学、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应用等多个学科,使得应急物资的需求量预测问题成为应急物流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在这方面,国内外一些学者已经做出了若干有益的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