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技术与工程 > 2010年
基于约束理论和网络计划的生产物流研究及实证
来源: 时间:2012/11/3 14:29:26 作者:宋志兰 刘跃怡
  

摘 要:生产物流是企业物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物流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了提高企业生产物流的效率,需根据生产工艺进行合理的生产流程编制和设备布局规划;当前许多制造企业仍然通过直观的判断来编制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进行设备布局规划,没有考虑到实现生产流程的物流制约因素,造成了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合理,使企业的设备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从而影响了其生产效益、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本文运用约束理论来考察生产物流对企业实际产品生产的影响,将生产物流假定为影响企业高效运作的制约环节,再运用网络计划方法,分析并选定生产企业产品制造的关键工艺流程路线,为企业找出生产物流中的制约因素。本文以金秋农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药公司)进行实证,以期为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合理化提供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约束理论  网络计划  生产物流  实证

一、绪论

生产物流是指生产工艺过程中,企业内部担负搬运或输送、储存、加工、装卸物料等任务的物流过程,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信息流动过程。它是生产制造工序各个环节的纽带[1]。首先,生产物流是覆盖整个工厂范围的活动,它从原材料、外购件的投入开始,到成品仓库结束,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其次,生产物流是生产所需物料在时间和空间上运动的全过程,即物料经过产品制造各个生产阶段或工序的全部运动过程;第三,生产物流又是企业产品的工艺流程活动,即物料不断地离开上一工序,进入下一工序,不断发生搬上搬下、向前运动、暂时停止,甚至倒退的活动。这种物流活动与整个生产工艺流程同时发生。实际上,生产物流已经构成了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部分,是企业物流的关键环节。

总之,生产物流是由企业生产活动与物流活动共同组成的。对生产物流的规划研究离不开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考虑,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产物流的规划研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第一,生产流程对物流线路的影响;第二,生产能力对物流设施配备的要求;第三,厂区规划和设备布局对生产物流的影响。只有充分考虑了这几个方面的影响,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才能合理地为企业的生产和效能提供高效、顺畅的物流服务,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二、约束理论

(一)约束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最优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以色列物理学家哥德拉特创立了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约束理论的关键思想是Constraints——制约,即在整个系统的绩效通常由少数几个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就是制约因素。

20世纪80年代初(1984年),哥德拉特创作的《目标》问世,这本书借助小说的演绎手法,系统的介绍了约束理论在制造业环境中的应用。在这本书中,他介绍了通过常识性的逻辑推理来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的方法。20世纪80年代后期,约束理论发展成为一个指标的体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面向增加产销率,而不是传统的面向降低成本的管理理论和方法。20世纪90年代,约束理论又发展为运用逻辑、系统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Thinking Process, TP)工具。这种发展使得约束理论成为一个成熟的管理哲学。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