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技术与工程 > 2010年
城市应急物流设施选址的多目标规划模型
来源: 时间:2012/11/3 15:37:31 作者:李国旗 张 锦 刘思婧
  

摘  要:通过分析城市应急物流设施选址的基本特征,提出利用模糊折中型多属性决策方法进行应急物流设施选址备选方案的决策偏好生成。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考虑满意度和建设成本的多目标选址规划模型,在给出满意度函数的确定方法后,提出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模型的求解,并利用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能够供决策者选址合适的物流选址方案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应急;选址;多目标;满意度

   引言

近年来,各种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为降低此类应急事件的危害程度、切断灾害链,做好应急物流保障是关键。城市作为人口集中的区域,一旦发生应急事件,危害程度、影响范围较其它区域更为严重,应急物流保障显得更为关键。选择合理的应急物流设施的选址是应急物流保障能否发挥效用的重要前提。LÖzdamar(2004)系统地研究了应急物流系统中的优化问题,将此类问题归结为多时期多商品的网络流问题、具有多种运输方式的无特定路径限制的多车辆路径问题,并转化为一类混合整数多时期多商品的网络流规划问题,利用分枝定界法和拉格朗日松弛算法进行求解[1]。Mei-ShiangChang, Ya-Ling Tseng, Jing-Wen Chen(2007)针对应急状态下的食品物流问题,建立了两个随机规划模型,模型的决策变量主要有救援组织的结构、救援仓库的选址、能力限制下的资源分配、救援资源的配送,通过样本平均逼近法进行求解[2]。Jiuh-BiingSheu(2007)针对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反应物流系统,构建了应急物流配送系统的三层框架体系,提出运用混合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应急物流配送系统优化,以中国台湾地区的地震实例进行了实证分析[3]。WeiYi, L Özdamar(2007)针对灾害事故发生后中物流救援问题,提出将运输车辆、人员、设备、食品等归结为商品,建立混合整数多商品流模型,模型的求解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为商品流的分配模型,第二阶段为商品装载指令和车辆路径的求解模型[4]。国内学者关于应急物流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急物流方案评价[5]、应急设施选址[6][7][8]、应急路径优化[9]等方面。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