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管理 > 2010年
钢铁企业生态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来源: 时间:2012/11/3 19:08:48 作者:侯海云
  

摘要:   生态物流是钢铁企业物流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顺应世界环境保护潮流、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需要。钢铁企业应把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加强生态物流体系构建与实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三目标的统一。钢铁企业生态物流的实现形式包括战略规划的制定、技术改造与创新、逆向物流、低碳物流、数字物流等。应建立和完善宏观、微观层面的相关制度和措施,促进钢铁企业生态物流的发展。

关键词: 生态物流;生态物流系统;可持续发展

1 引 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物流已成为钢铁企业第三利润泉。但钢铁企业物流机械化、自动化及燃料型设备的广为使用,噪音、大气污染、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随之涌现,物流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工业化背景下的传统物流作业方式对可持续发展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物流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逐渐为人们所关注[1-2]。钢铁企业需要一种更为和谐的物流模式,以促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与生态、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目前,国内外研究物流系统生态性建设的文献有很多。如徐新清,崔会保认为现代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提出应该把现代物流放到生态大系统中去考虑,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生态物流系统的发展[3]。许志焱,季建华研究了物流系统的生态性和城市生态物流系统的建设[4]。刘松先认为大力加强对物流生态化的研究,实现生态物流,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物流管理水平,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保护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5]。Linda S. Beltran研究了逆向物流的发展趋势和做法[6]。此外,许多学者分别从绿色物流、逆向物流、循环物流等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7-10]。

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联合型钢铁企业,装备、工艺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公司目标是建设成为实践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制造样板性工厂,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性钢铁企业[11],所以公司将生态物流战略纳入到公司管理战略中,构建并实施生态物流体系。本文通过对公司生态物流工作的阐述,介绍了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目标。并且对钢铁企业实施生态物流的创新策略进行了探讨。

2 生态物流系统运行基本原理

2.1 生态物流的内涵

生态物流不等同于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而生态物流除了追求绿色物流以外,更强调物流系统共生、开放、自适与演进等生态特征,其内涵的广度和深度均超过绿色物流。它是生态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以满足客户要求、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以生态效益为核心,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遵循生态系统一般规律,对绿色商品、绿色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之间的正向和逆向移动与储存等活动进行的生态设计、计划、执行与控制[12]。

2.2 生态物流系统的内涵

生态物流系统是根据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物流技术、机遇生态物流理念构建起来的一种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客户)在内的仿生态循环物流网络[12] 。

2.3 生态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

2.3.1 共生原理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原理是生态化物流运作的基本原理之一。首先,各企业必须能与生态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其次,生态化物流活动与生态环境发生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在其交换过程中要能保持生态平衡;再次,生态化物流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要能够相互制约,共同遵守ISO14000系列标准,既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兼顾资源的消耗速度,最终使得生态化物流链融入整个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13]。

2.3.2 循环原理

生态化物流链在其运作过程中,不断地与生态环境发生着能量、信息和物质的交换。企业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必然向生态环境释放熵(废物和污染)。这种熵在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的作用下,被自然界所吸收。如果生态化物流链的经济活动过于强化,超过生态系统的调节限度,就会出现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失调现象。因此,在生态化物流链的运作过程中必须应用循环原理,即能量在生态化物流链中各节点之间循环做功,直到变成熵为止。熵是指最终被消耗的不能再做功的能量总和。熵越大说明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总和越大,其活动对环境的负影响越大。任何经济活动或社会活动均不可能使地球的总熵减少,为提高整条物流链中成员企业的行为与环境的相容性,有必要在各个物流环节中采用和环境相容的污染预防技术与废物最小化技术等,这样才有利于生态化物流链中的各个企业或各个环节向生态环境释放负熵流,达到延缓熵值增加的目的[13]。

2.3.3 有效极限原理

    人类和企业赖以生存的各种环境资源,在数量、质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限度,不可能无限地供给。所以,在生态化物流链的运作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环境资源对生态化物流链的承载力具有的稳定性和有限性。或各合作企业通过利用新技术、新能源来降低对环境资源的消耗;或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信息资源的无限利用,使得环境资源的承载力得以迅速恢复,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13]。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