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北京经济快速发展,物流需求变得越来越大,城市配送作为物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已成为支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深入研究了城市配送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促进二者之间的匹配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北京城市配送发展的现状,选择了反映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的6个指标,反映城市配送发展程度的5个指标,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使用弹性系数分析了城市配送能力发展与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而判断城市配送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最后,得出北京市城市配送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强正相关。
一、引言
城市配送对于城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城市是吸引人们居住、工作、购物和休闲的场所,在这些方面,城市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商业规模的扩大、商业模式的改变、城区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等,要提高城市的竞争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提高搞效率的城市配送系统来保证以成本有效的方式为城市商业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城市规划者非常注重保持或者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需要,以吸引购物者、旅游者和工作人员在城市范围内活动。目前人们以形成广泛共识,即城市配送车辆对城市环境的危害性极大,会带来交通拥堵、污染、安全隐患和噪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因此,城市配送已引起了商业利益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1]。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学术界及企业界对城市配送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在关于城市配送的各类研究中,城市配送与经济的关系是一切研究的基础。
王之泰从物流的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物流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2]。李莉、王景利等选择GDP、物流成本、物流增加值研究了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之间的关系[3,4]。汪恒从区域物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物流进步两个方面,论述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5]。徐阳等更细致地研究了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相关性[6]。上述研究从多个方面研究了物流与国民经济及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但存在选取指标较少,难以全面反映物流与经济之间的联系。本文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城市配送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选择更多的指标研究城市配送与北京市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现状分析
(一)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自2001年以来北京市经济发展迅速,到2008年完成GDP 10488亿元,较2001年增长2.83倍,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200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2:30.8:67,到2008年变化为1.1:25.7:73.2,其中第三产业的增长幅度最大。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725元,较2001年增长了2.1倍,2008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9亿元,较2001年增长了2.51倍。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加,常住人口由2000年1423.2万人增加至2008年1695万人。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可获取2001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7,8]。
(二)城市配送发展现状
城市配送是在城市范围内进行的配送业务活动,城市配送已随客户需求变化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向“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转变。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因而这种配送往往采用汽车实现。根据城市配送的特点,使用全市公路总里程、公路货运量、配送费用、营业性货运车辆数及总吨位5项指标可基本反映城市配送的发展水平。
北京市道路建设力度很大,2005年前全市公路总里程在1.5万公里以下,2006年公路总里程激增,到2008年公路总里程达到2.2万公里。公路货运量稳步增长,由2001年28007万吨增加至2008年30615万吨。根据北京市运输管理局相关研究,全市配送费用迅速增长,2001年至2008年8年间增长4.77倍。营业性货运车辆数及总吨位也稳步增长。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可获取2001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