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分析了影响城市中小零售企业以配送联盟形式实施共同配送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这些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共同配送模型,并对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剖析了以配送联盟形式实施的共同配送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配送联盟;共同配送
引言
中小型零售企业是城市百货零售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配送体系中一环,商业区内的中小零售店铺配送受制于特殊的地理、交通条件而存在着诸多问题。中小零售企业在政策法规建设、企业经营理念转变、配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配送活动亟须构建新的组织方式,通过合作来改进自身。[[i]]
作为一种配送组织方式,共同配送在达到少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高水平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负荷,是一种有效的城市配送优化措施。[[ii]]国内外研究和实践验证,根据企业配送能力的差异,共同配送既可以依靠上游厂商或批发商进行纵向实施,也可在同层次零售商间横向实施。[[iii]][[iv]]基于我国百货零售业规模偏小、上游企业缺乏足够的城市配送能力的现实,通过配送联盟的形式在中小零售商间实施共同配送较为可行。
配送联盟
按照战略联盟的相关定义,配送联盟是一个功能性联盟,针对的是各个成员配送资源的共享。[[v]]配送联盟通过整合现有配送资源,统一调配联盟内车辆和配送人员,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货物混载于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商铺或是接货点。配送联盟实施的主要内在动力是商家对降低成本的需求。调查显示,限于各方面原因,中小零售商者对于提高服务水平没有太多需求,主要期望还是在降低成本。因为联盟基本不需要委托第三方进行管理,因此也不存在为第三方所支出的成本,所以它适合于现有经营规模较小、数量众多的商家来进行。同时配送联盟内调配的资源为零售商现有配送车辆和人员,因此零售商前期自营配送投入不会成为沉没成本。
本文通过对影响中小零售商配送成本因素进行分析,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的方法,对中小零售商以联盟方式实施共同配送进行研究。
系统动力学原理
系统动力学(简称SD—systemdynamics)的出现于1956年,创始人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福瑞斯特(J.W.Forrester)教授。系统动力学是基于因果关系和结构决定行为的观点,从系统内部的微观结构入手进行建模,同时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来分析研究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行为的内在关系,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vi]]物流活动具有系统性的特征,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可以较为深入地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对物流活动的动态运行机制进行分析。[[vii]]本研究选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为Vensim PLE。
配送联盟实施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驱动中小零售商实施动态联盟的主要内在力量是成本。调查显示,中小零售商对于配送的关注中第一位是配送成本,其次是配送水平(频率、准时性等)。[1]决定配送成本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
(1)车辆满载率
车辆满载率是决定运输效率的首要因素。受限于城市交通部门针对货运车辆的限制,目前中小零售商大多采用自营配送方式,选用车辆多为2.4L金杯、中型依维柯等客运汽车。客运车辆的实际载货量较低,相当于占用同样道路面积的货运车辆的1/6左右。不考虑政策限制,对客运车辆进行座椅、盲窗等改装可将目前的满载率提高2-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