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系统识别和分类,结合汽车制造企业物流业务成本需求,构建了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竞争力的指标评估体系,并利用物流成本三维模型进行模糊综合分析,对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竞争力做出合理评估,最后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
1 引言
1999年后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速度极为迅猛,市场年均平均增幅超过20%。伴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供应链物流管理效率也逐渐得到更多关注。物流成本占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总体成本比重占据高达15%,各汽车制造企业对于如何降低物流成本进行较多探索,也得到初步的成本削减效果。但目前国内整车物流行业存在许多固有顽疾,业内价格恶性竞争、物流标准化体系缺失、合同多层分包转包等,直接影响物流成本的良性健康发展。
汽车物流是我国一个新兴的行业,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许多汽车企业(特别是新创建的汽车品牌)对于物流成本管理认识仍然不足。多从片面理解物流成本作为第三利润源的涵义,单纯追求极低物流外包费,忽视供应链物流的潜在成本补偿性风险。由于缺乏系统化的物流成本观点,割裂了作为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承担成本管控的作用,导致间接物流费用提升。
在国内汽车市场迈向年产销1800万台的时候,由于汽车物流业态环境的恶劣加之油价人工成本不断升高,多数大型的汽车物流服务商在物流运输、仓储等方面投资尤为谨慎,造成物流运力资源季节性紧张。物流行业生态也正逐渐经历从甲方市场向乙方市场的话语权转移。因此,从管理的PDCA循环着手,做好汽车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科学可持续地规划,并建立有效管理评价方式,才能使物流对汽车制造企业的价值提升实现良性推动。为此,本文将建立评价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竞争力水平进行研究。
2供应链成本相关理论
在供应链成本管理研究方面,希尔英(Stefan Seuring)在1999年阐述供应链成本构成时,将供应链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三个层次,认为直接成本是由产生每单位产品所引起的成本;作业成本是由那些与产品没有直接联系,但与产品的生产和交付相关的管理活动所引起的成本;交易成本是处理供应商和客户信息及沟通所产生的所有成本。其后,库佩尔(Cooper)和史莱格穆勒(Slagmulder)将关系纬度引入到供应链管理中,认为供应链的管理不应局限于对生产维度德考察,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关系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对维持供应链契约的达成与执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希尔英在2004年又将其三层次成本模型加入到产品—关系二维分析框架中,形成了供应链成本三维分析模型。